研究專區

【成功出海新創專訪】企業加速器的進擊:Creww Taiwan如何帶領臺灣新創闖進日本市場

黃敬婷 |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六所/助理研究員
點閱次數:1,139

在臺灣新創逐步邁向國際化的浪潮中,來自日本的企業加速器Creww,以其深厚的日系人脈與企業合作基礎,逐漸成為臺灣新創進軍日本的重要戰略夥伴。子公司Creww Taiwan(酷日國際)透過北高雙據點深耕臺灣創新生態,結合企業資源推動「大帶小」合作模式,協助臺灣新創進軍日本,成功案例包括「點點塑」與「金琺斯」等,展現跨國落地實力。本報導特別專訪酷日國際執行長林玲妃,深入解析臺灣新創布局日本市場的實務挑戰與應對策略,為有志進軍日本的新創團隊提供關鍵行動指南。

北高雙基地:創新能量與文化差異的交會

Creww曾於2022年及2024年分別進駐「林口新創園」與「高雄大港創艦新創基地(MEGABAY)」,對於南北地區的創業生態環境發展所展現的鮮明對比特別有感觸,林玲妃指出北部創業者多具備國際化視野、企圖心,不僅語言能力強且具有較高的募資意願,南部則偏好穩健經營、講求控制權與自主性。她坦言,南部創業者普遍認為「做生意能賺錢就好」,對於募資、爭取資源及上台Pitch流程也相對不熟悉,因此在尋求投資與擴展國際市場的動機較弱,然而,這樣的特質也可能是潛在優勢,只要給予合適的輔導與支持,南部新創也能在國際市場中展現實力,唯有在文化脈絡中發掘創業者的動機與潛力,才能設計出真正符合地方特性的新創支援計畫。

 

企業合作為核心,打造跨國「大帶小」模式

   Creww Taiwan在臺灣的營運模式聚焦於企業與新創之間的橋接,不僅替新創找資金,更協助其與日本企業開展實質合作。2022年Creww與日本三大百億級巨型企業合作首度來台,包括東京瓦斯(日本最大燃氣供應商)、日本生命(日本最大人壽保險公司)、安藤 間(日本前十大營建公 司),2023年起Creww Taiwan持續攜手日東製網(日本最大漁網 製作公司)、熊平製作所(日本金庫最大製造商)、Star精密、日本 化妝品協會(JCC)、三菱商事、清水建設、AZ Japan藉此創造跨國「大帶小」企業新創合作新模式,大幅提高新創落地日本的成功機率。

此外,由於林玲妃過去曾任職於工業技術研究院,對於補助計畫相當熟稔,能發揮過往經驗協助新創申請臺灣的補助以奠定根基,接著再進一步提供從POC設計、補助申請、在地推廣、品牌打造到設立公司等一條龍協助。

近期成功案例包含2024年與國家發展委員會、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及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合作,透過專案輔導「Creww台日新創企業加速計畫」,進而促成臺灣新創「精準醫電」與「日本生命」、「雄欣科技」與「熊平製作所」、「點點塑環保科技」與「日東製網」「金琺斯」與「JCC」合作,雙方於當年6月簽署合作意向書。  

其中透過酷日國際成功進軍日本的臺灣香氛新創「金琺斯」,2025年起在東京涉谷車站知名交叉口大型電子看板刊登廣告,並於2025年3月落地佐賀縣唐津市,成功在九州地區與當地化妝品協會建立合作關係,進而打入地方政府招商體系,由於日本當地政府普遍要求合作對象能以日文溝通,因此酷日國際更協助金琺斯聘請當地精通英、日文的人才擔任社長,並協助聘僱代書處理公司設立等相關事務。

 

跨足日本市場的助力:Creww Taiwan運作機制與在地資源成新創關鍵後盾

Creww Taiwan為新創提供多樣化且客製化的支援服務,包括技術驗證、補助申請、POC設計、品牌推廣乃至公司設立等等;有關收費模式,林玲妃說明,Creww的新創企業加速計畫不向參與計畫的新創收費,而是由合作企業支付顧問費用。

除非是未參與Creww正式計畫的新創,個別請其協助尋找資源,才會在完成委託後酌收服務費。這樣的設計維持了合作的純粹性,也確保資源配置的效率,林玲妃提醒,雖然目前已有不少臺灣新創赴日參加九州、福岡、沖繩、大阪等地的招商與展會,但若想真正落地當地市場,除透過政府管道,若再與Creww這類已與當地政府簽署合作備忘的國際平台合作,可望借力使力、更快速有效切入核心市場。

此外,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是日本政府對外推動創新合作的重要窗口,建議有意進軍日本的新創可先透過JETRO取得必要資訊。若能再尋求熟悉日本新創市場與文化的在地人或曾旅居日本且熟稔新創圈的臺灣人協助,也將大幅提升進入門檻的成功率。畢竟,日本社會重視潛規則與語境判斷,「讀空氣」能力及日語溝通技巧都是推進業務的關鍵。

林玲妃補充,酷日國際在臺灣使用「加速器」一詞自稱,是為了更貼近臺灣新創圈的用語習慣,所以酷日國際企業加速器的新創推動方式可能與臺灣普遍的「加速器」會有「輔導上課」等有所不同,而是以「實戰」為主要輔導新創方式。在日本,只要是促成企業與新創合作的組織,統稱為「Open Innovation」,這與臺灣所理解的企業加速器相近,但用語上有所不同。

海外設點建議:人脈比實體據點更有影響力

Creww已設點於臺灣與韓國,6月也將增設泰國據點,目前也正在評估拓展至菲律賓、馬來西亞與印度,期待鏈結更多亞洲資源,創造更遼闊 且更有活力的新創版圖;不過,林玲妃提醒臺灣新創如果也想在海外設立據點,最好不要僅派臺灣人進駐,若沒有聘僱當地人或與當地企業緊密合作,將難以建立當地關係網絡、拓展人脈,無法真正推動在地化;因此,她認為比起據點擴張,找到在地理解文化、語言、法規的人才合作會更具效益,否則新創企業設點海外將流於象徵意義,無法真正發揮影響力;此外,如臺灣新創在日本聘僱當地員工時須多加考慮,因為日本聘僱勞務法規相對嚴格,如果發現不適任想要解聘時,流程會比臺灣複雜許多,不僅是支付資遣費而已。

 

打開日本市場的三把鑰匙:語言精準、資訊誠信與售後機制

林玲妃指出,語言能力是臺灣新創進入日本市場的首要關鍵,除了具備通過日本語能力測驗(JLPT)N1等級的基礎能力,更重要的是實際溝通技巧與書面表達的精確度。以臺灣製造業為例,進入日本市場後經常需要撰寫作業手冊、SOP 、產品說明文件等,這些專業內容皆以日文為主,儘管現在已有AI翻譯工具輔助,但其流暢度與專業度,仍與專業日文存在明顯落差。

她舉例說明,有業者將一款以日本「ゆず(漢字:柚子)」為產品主要原料特色的介紹內容交由 AI 翻譯。「ゆず」在日本指的是一種香橙,而非臺灣常見的柚子(臺灣常見的柚子,日文漢字為「文旦」)。AI在未理解語意下,將「柚子」誤譯為「ようこ」,變成一個日本常見的女性人名「洋子YOKO」,導致產品說明變成「以洋子YOKO為特色的產品」,造成極大的說明落差。林玲妃強調,日本人對細節極為重視,若語言表達不夠精準,可能影響對方的信任與合作意願。

第二個重點是產品資訊的透明度:臺灣新創在與日本企業洽談時,必須如實說明產品的開發與製造過程,例如:是否為原創設計、自行生產製作,或是採取組裝方式,若存在誤導或資訊不透明,即便初期合作順利,真相也容易在後續被察覺,進而失去對方的信賴,喪失長期合作的機會。

第三則是售後維護機制:林玲妃指出,若新創的產品為實體商品,日本企業在評估合作時,極重視後續維修支援。然而,臺灣部分企業傾向以「換新」取代維修,但對日本業者而言,這代表產品的根本問題未被解決,如此一來,日本客戶將會質疑產品品質與企業解決問題的能力,也進一步影響產品的市場接受度。

總結而言,語言精準度、資訊誠信與售後機制,是臺灣新創拓展日本市場時經常忽略卻極為關鍵的三大要素,唯有在這些基礎上建立信任,才能真正打開日本市場的大門。

 

品牌形象與文化理解的重要性

在品牌包裝上,林玲妃建議臺灣新創委託具備在地經驗的日本設計或廣告公司操作行銷,切勿以自身審美觀為標準,因為不了解當地語言與視覺偏好,最後成效十分有限,相當可惜。因日本對於美感、音樂與包裝的偏好相當細緻,若無法掌握當地文化,即便廣告成本再高,也可能與市場脫節,無法達到預期效益。

 

日本市場的真實需求與機會

根據林玲妃的觀察,臺灣軟體新創在進軍日本市場上具備優勢。相較日本企業較為保守、行動謹慎,臺灣新創思維靈活、執行快速,特別在軟體研發與應用上,更具創新動能,這為進入日本市場創造了利基。

她補充,日本過去常仰賴中國進行軟體外包,但近年對高品質解決方案的需求持續上升,顯示軟體市場仍有成長空間;相較之下,現階段進入日本市場的臺灣新創多集中於硬體產品,但實際上,軟體市場的需求規模與潛力更大,值得關注。

針對想進軍日本醫療產品市場的新創,她提醒日本醫療法規門檻極高、審查程序繁複,需投入大量成本,建議團隊審慎評估是否具備足夠資源與條件。

相較之下,在其他新創領域中,日本市場對創新解決方案仍抱持高度開放態度。日本企業傾向以人工智慧(AI)、永續發展等宏觀主題作為引導方向,鼓勵新創團隊主動提出具創新性與市場潛力的解決方案。企業則根據實際需求與合作契機,進行篩選與媒合。這種開放式創新機制,既反映日本企業尋求多元創意的態度,也代表新創需具備前瞻眼光與靈活應變能力,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日本市場中脫穎而出。

 

守時與誠信是關鍵:進軍日本須避免信任破口

時間觀念與誠信履約是臺灣新創進入日本市場時常見的挑戰,甚至可說是容易踩到的地雷,林玲妃坦言,在實務經驗中,曾多次因為臺灣團隊臨時取消與日本客戶約定的會議而受到客戶斥責。她理解臺灣新創可能同時面對多國市場、行程繁忙,但仍強調,既定行程一旦敲定,若無正當理由不得隨意取消或更改,否則將嚴重影響專業形象與信任基礎。

另一項常見失誤是逕自跳過原本的中介窗口,直接聯繫日本客戶。許多臺灣新創為了節省時間或成本,未事先說明就跳過協助媒合的中間人,直接找客戶洽談合作。然而,日本客戶在發現此事後,往往會感到疑惑,並諮詢中介方,導致雙方信任關係受損。林玲妃提醒,除非事前充分溝通並獲得同意,否則擅自更改合作管道,容易被視為違反商業倫理與合作規範。

她強調,日本企業高度重視專業態度與合作禮節,一旦信任破裂,將難以挽回。因此,臺灣新創在拓展日本市場時,務必謹慎處理與時間、信諾與合作流程相關的每一個細節。

 

總結:臺灣新創布局日本市場的實戰建議

臺灣新創若欲成功打入日本市場,須從策略布局到執行細節全面落實在地化與建立信任。透過如 Creww 這類熟稔當地市場的加速器,串聯大型日本企 業資源,不僅能加快接觸潛在客戶與合作方的速度,也有助於提高落地成功率。建議新創團隊善用具在地連結的平台,例如 Creww、JETRO 等,加速業務推展並有效降低溝通與文化磨合成本。

同時,語言能力的精準度、產品資訊的透明度以及完善的售後服務機制,皆是日方評估合作信任的核心指標。在品牌經營層面,更應委由熟悉日本文化與市場偏好的在地團隊規劃,以避免因審美與語境差異影響行銷成效。此外,日本企業極度重視守時與誠信履約,若未依程序行事,臨時取消會議或越過中介窗口,將對商業信任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唯有從語言、文化理解到合作態度全方位準備,臺灣新創方能真正敲開日本市場之門。

 

酷日國際簡介

母公司Creww成立於2012年,是日本知名的加速器,擁有超過8,000家日本新創公司的資料庫,約佔日本新創七成,並與日本大型企業及地方政府密切合作,推動超過500個企業加速器計畫,促成超過1,350件新創企業合作。酷日國際(Creww Taiwan)是Creww在臺灣的海外據點,於2023年正式設立,致力於促進臺灣新創企業與日本企業的合作,加速新創團隊進軍日本及其他海外市場。

酷日國際利用臺灣與日本地理位置及產業類型相近的優勢,協助臺灣新創團隊參與日本市場的企業加速計畫,推動跨國「大帶小」合作模式,讓大型企業與新創企業共同開發創新產品與解決方案。

推動實績

  1. 酷日國際於2024年至2025年受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委託,負責營運高雄「大港創艦新創基地」,提供辦公空間並媒合新創與日本上市企業合作,推動國際新創生態圈合作,協助新創團隊拓展日本及其他海外市場。
  2. 2024年成功促成臺灣新創「點點塑環保科技」與日本日東製網簽署合作意向書,推動廢棄漁網回收利用等環保項目,目前雙方進行廢棄漁網再生的POC中。
  3. 2025年成功促成臺灣新創企業「金琺斯」成功落地日本佐賀縣唐津市,該公司已正式在日本完成公司設立手續,獲得唐津市補助將在日本進行產品生產包裝。
  4. 積極推動台日新創企業加速計畫,舉辦多場國際論壇與徵案說明會。

相關熱門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