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園地專欄】再探六都創業生態系列:臺中篇
臺中市,這座臺灣中部核心城市,近年來在經濟發展與城市競爭力評比中表現亮眼 。不僅在2024年經濟學人智庫的全球宜居指數中排名第74名,更在「2024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中榮獲冠軍 。自FINDIT團隊於2020年發表相關研究以來 ,臺中市的新創環境呈現持續活躍與茁壯的趨勢;本文將從新創發展關鍵數據、政府對新創發展的支持兩大面向進行說明與分析,並對臺中地區創業生態系的未來發展提出觀察與見解 。透過全面性的探討,期能揭示臺中市如何憑藉其獨特的城市優勢與積極的政策支持,成為創業家開拓新局的沃土 。
-
城市經濟與新創發展
《自然城市》(Nature Cities)期刊的研究指出臺中市在全球人口50萬以上的城市中,名列步行便利性前50強,榮獲亞洲第4名。2024年經濟學人智庫的全球宜居指數中,臺中市排名第74名。經濟日報與國泰人壽共同主辦的「2024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中,臺中市名列第一;其中「地方政府施政滿意度」指標中臺中市位列第三。由各項城市競爭力與經濟社會評比中,臺中這座城市表現亮眼,顯示其在吸引投資和創造就業方面的優勢。
臺中市共分成29個行政區,當地居民與商業活動行為蓬勃,各區之間產業與經濟形成嚴密的網絡關係,交通建設與便利性方面亦相當重要。臺中捷運綠線於2021年4月25日正式通車,此外藍線也於2025年6月26日開工,預計2034年完工;處於審查與規劃中的還有機場線(橘線)、太平霧線(紫線)、崇德豐原線(紅線)、科工軸線、豐科軸線等。除捷運外,持續推動的電動公車政策,目標為「2030年公車全面電動化」(配合藍天白雲行動計畫),截至2025年4月已有293輛電動公車上路服務;2020年堆動的「iBike倍增計畫」旨在擴大公共自行車租賃站的服務範圍,於2024年再推出「iBike倍增計畫後續擴充」,預計於2024至2027年間,再增設700個站點。透過上述友善、便捷且符合永續環保的公共運輸環境的變革,讓通勤、購物或觀光等民眾出行習慣改變,也讓這座城市更加數位、更加智慧化。
城市建設為環境優化的一部份,對國際開放、吸引更多外人到這座城市旅遊、工作甚至定居,是為城市注入新生命力的來源之一;臺中市政府透過長年的經營,與43座城市締結國際姊妹市暨友好城市的關係。
奠基在交通和產業基礎,商業、教育和醫療等方面的建設完善下,臺中市政府持續積極推動國際交流與招商,這將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投資者和企業;對於有志於拓展國際市場的創業公司而言,這是一個與國際接軌的重要城市之一。
距FINDIT團隊於2020年發表的「解構六都創業生態系列-FINDIT VIEW:六都創業生態系之臺中篇」已有4年的時間,究竟臺中這座城市的創業生態系有何新的發展,此為本篇專文主要探討的課題;以下將針對新創發展關鍵數據以及政府對新創發展的支持這兩點進行說明與分析,文末則對臺中地區創業生態系的觀察提出見解。
-
新創發展關鍵數據
FINDIT平台之新創企業資料庫收錄之新創企業,成立時間為2010/1至2025/4,不含非公司登記者。依據FINDIT平台統計,截至2025年4月,臺灣新創企業已來到9,727家;其中中部地區(包括:臺中市、苗栗縣、彰化縣、南投縣及雲林縣)有1,185家,臺中市則有847家新創公司設立於此。
表1、中部地區新創家數分布
縣市別 |
收錄家數 |
占比(%) |
臺中市 |
847 |
71.48 |
彰化縣 |
110 |
9.28 |
雲林縣 |
93 |
7.85 |
苗栗縣 |
87 |
7.34 |
南投縣 |
48 |
4.05 |
資料來源:FINDIT平台。
整個中部地區新創以工業製造(包括:工業自動化、材料、金屬加工、紡織、機械…等)、食品與餐飲(包括:食品加工、雜貨、保健品、有機食品、食譜、餐廳、酒類…等)以及健康醫療與生技(包括:生物技術、健康照護、醫療器材/設備、製藥、臨床測試、醫療設備…等)為前三大應用領域,這三個領域新創家數分別為146家(占比12.32%)、131家(占比11.05%)、120家(占比10.13%)。
資料來源:FINDIT平台。
圖1、中部新創主要領域分布
中部地區以臺中市為核心,是中部地區的經濟、交通和文化中心,也是中臺灣唯一的直轄市;依據內政部截至2025年5月的資料顯示,臺中市人口規模為2,867,525人,為僅次於新北市(4,049,413人)的第二大城市。如進一步以臺中市為觀察對象,新創主要應用領域集中在健康醫療與生技(98家,占比12%)、工業製造(96家,占比11%)、食品與餐飲(76家,占比9%)、消費產品(69家,占比8%)、其他硬體(51家,占比6%)、軟體(43家,占比5%)等六大領域,家數合計占比超過半數(51%)。
觀察中部地區新創獲投概況,自2015年至2024年第一季間,中部地區累計新創投資為314件,累計新創投資金額則為319.64億元新臺幣;熱門投資領域包括:工業製造(91件,占比29%)、健康醫療與生技(53件,占比16.9%) 、能源與永續(42件,占比13.4%)、其他硬體(29件,占比9.2%)、農業科技(14件,占比4.5%)、交通運輸(14件,占比4.5%)等六大領域,為中部地區主要投資交易的熱點,合計有243件交易,占比合計達整體的77%。同期間,臺中市累計新創投資為224件,累計新創投資金額則為241.22億元新臺幣。以案件數來觀察,新創獲投領域前六大與中部地區整體表現一致:工業製造(54件,占比24.1%)、健康醫療與生技(36件,占比16.1%)、能源與永續(32件,占比14.3%)、其他硬體硬體(25件,占比11.2%)、交通運輸(13件,占比5.8%)、資訊科技(9件,占比4%),案件數合計達169件,整體占比達75.4%。與臺灣新創整體趨勢相比(詳見:2024年臺灣早期投資趨勢年報-總覽篇),健康醫療與生技、硬體、能源、工業製造、IT與軟體與媒體娛樂等前六大交易筆數合計達2,408,占整體新創交易筆數3,498的69%,顯示整個中部地區與臺中市新創投資領域較整體更為集中。
依據FINDIT平台與櫃買中心資料顯示,2020年至2025年4月間,中部地區有2家新創登錄上櫃(米斯特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3月;昱展新藥生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1月),7家新創登錄興櫃(邦睿生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7月;長佳智能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9月;聖安生醫股份有公司,2022年11月;巨宇翔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12月;崴寶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9月;鴻勁精密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10月;大研生醫國際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10月),並有1家新創登錄創新版(通用幹細胞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5月)。
新創成長與募資的表現為新創生態系表現的關鍵指標,然而育成中心作為創新人才來源以及支援新創成長的協力單位,也是新創生態系重要的成員之一。根據113學年度的資料,臺中市的大專院校共有17所,包括公立大學(如:國立中興大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東海大學、逢甲大學、靜宜大學、中山醫學大學、中國醫藥大學、亞洲大學共9所)、公私立科技大學(如: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朝陽科技大學、弘光科技大學、嶺東科技大學、中臺科技大學、僑光科技大學、財團法人修平科技大學等8所)。其中,國立中興大學為國科會七大科創平台(學校與企業合作,將科研成果產業化的平台)之一的主導學校。這些學校與科創平台,為新創環境與現有產業提供高端技術,透過學研新創的途徑,更有機會讓學校研究人才找到更多的職涯發展機會。
除大專院院校外,新創加速與育成具有一路陪伴與支援新創成長的功能,臺中市現有中山醫學大學育成中心(2025年獲中小及新創企業創育機構發展計畫創育機構補助,高齡產業新創加速器)、逢甲大學創業育成與事業發展中心(2025年獲中小及新創企業創育機構發展計畫創育機構補助,產業加速器)、亞洲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弘光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嶺東科技大學創新育成暨專利技轉中心、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東海大學產學與育成中心、朝陽科技大學創新育成中心、靜宜大學創新育成中心以及財團法人鞋類暨運動休閒科技研發中心(鞋技中心創新育成中心,2025年獲中小及新創企業創育機構發展計畫創育機構補助,產業加速器)等11個單位,其中有三家育成中心具有新創加速器功能。
依據本研究的盤點,臺中地區共有7處新創基地,包括:摘星青年、築夢臺中創業基地(臺中市政府,包括:光復新村、審計新村)、興創基地(中興大學)、中部物聯網智造基地(中興大學)、TC創客基地-臺中據點(臺中科技大學)、臺中社會創新實驗基地(臺中市政府社會局委託傳動經營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執行)、臺中跨境體驗示範基地(臺中市政府與靜宜大學合作)以及夢種子e-Hub創業港(逢甲大學)。知名的共同工作空間則有新福爾摩沙新創基地空間、Hour Jungle Coworkin、WorkMate伴工、Monospace、天綠共享空間、雷格斯台中全球中心(Regus)、文心會議室共同工作空間、普萊國際商務中心、亞巨聯合商務中心、大采國際商務中心、實踐菁英台中共創基地、以及皇家NTC商務中心…等眾多民間經營的品牌。
整體來看,除共同工作空間外,臺中新創支援系統多數以公部門投入為主;經營與執行則有賴與大專院校合作。
-
政府對新創發展的支持
在全球競爭日益劇烈之際,各地有越來越多的新創公司正在湧現,這些公司的存在旨在提供突破性創新解決方案,無論在城市運作效率提升,或是將城市帶向智慧化發展,新創公司扮演極具重要角色。由於企業的創新性,新創公司促進了當地創新業精神的蓬勃發展,它們的存在也影響著當地政府政策的實施方式;地方政府提供與設計出越來越多的計畫為這些新型態事業提供資源和支援工具。
臺中市政府積極投入新創資源與扶持,相關業務主要集中在臺中市經發局與臺中市政府勞工局。2024年臺中市政府就至少投入六項計畫資源,包括:臺中市青年就業及創業推動成果行銷計畫、青年創業品牌推廣計畫、青年創業啟航計畫、青創基地創業服務平台委託服務案、臺中創新創業之都行銷推廣計畫、以及臺中市創業輔導及創新交流計畫,並投入總計2,774萬的經費。
在資源彙整方面,臺中市政府建立一站式創業入口網站:「臺中市青年一站式創業入口網」,整合新創基地參訪與進駐申請,提供線上與線下的諮詢輔導,創業活動資(如:好樣市集、創業資源媒合會、創業小聚、創新能力交流活動等)與創業競賽訊(如:青年創業品牌特色標章遴選、Z世代創新創業競賽),創業補助(包括:競爭型創業獎勵,最高累計額度達新臺幣達500萬元的青年創業貸款,及利息補貼)以及中央部會創業資源等重要資訊與資源(詳見:https://www.tcdream.taichung.gov.tw/)。
除上述資源,由經濟部匡列預算配合協助臺中市政府推動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地方型SBIR),辦理地方特色產業創新研發計畫,提升具地方特色產業聚落創新研發之能量,以鼓勵中小企業創新研發。2025年推動的方案申請領域有:1.淨零碳排、2.金屬機械、3.創新服務、4.民生化工、5.生技醫療、6.光電資通,等六大領域。針對受美國加徵關稅影響之中小型企業研發轉型,有機會得獲補助經費加碼10%(補助上限為100萬元)。
2023年曾獲臺中市地方型SBIR補助的新創公司(2010年以後成立,具技術或商業模式創新之公司,詳見:FINDIT平台新創資料庫)如民生化工領域的錫安紡織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成立)、中鎮醫療產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成立)、潤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成立);生技醫療領域的興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成立)、智耕創新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成立)、臺灣蘭花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成立)、微菌方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成立)、臺灣輔康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成立)、輔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成立),光電資通領域的宅心健康管理顧問有限公司(2021年成立),金屬機械領域的鼎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成立)、維克整合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成立)、經緯度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成立)、騰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成立),淨零碳排領域的彩家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成立),以及展現創新服務應用領域的歐印興業有限公司(2017年成立)、心保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成立)、大西洋藥局(2021年成立)、艾城市有限公司(2022年成立) 、尚進教育訓練有限公司(2019年成立)、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成立) 、樂學舍數位教育有限公司(2017年成立)、鉑鍶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成立)、康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2018年成立)等;面對不同產業應用與市場需求,都充分展現屬於新創企業的創新能量。
-
對未來發展方向的看法
臺中地區以其溫和的氣候、相對較低的物價和豐富的生活機能而聞名,這使得創業家能夠在更低的營運成本下,享受高品質的生活。此外,臺中擁有完善的交通網絡,包含高鐵、高速公路和臺中國際機場,便利的交通讓國內外出差和物流運輸都變得高效。相較於北部都會區的繁忙,臺中提供了一種更為悠閒卻不失活力的氛圍,有助於創業者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平衡。在2020年的專文中臺中市地區共計有250家新創企業,截至2025年4月已成長至847家;顯示臺中市創業生態系發展仍處於持續活躍與茁壯中。
臺中市憑藉其宜居的生活環境、強大的精密製造產業基礎、日益提升的國際化程度以及政府對創業的積極支持,為有志之士提供了一個充滿潛力的創業沃土。觀察臺中市新創主要應用領域多數集中在健康醫療與生技、工業製造、食品與餐飲、消費產品、其他硬體以及軟體等六大領域。與現有臺中地區現有產業結構做對照,臺中地區當前主要產業集中在工具機暨機械零組件、光電面板產業、自行車及零組件、木工機械、手工具機、航太產業等六大產業;此外臺中市的大肚山60公里黃金縱谷,擁有1,500家精密機械、上萬家的下游供應商。新創應用領域如工業製造與其他硬體,可與當前產業需求結合,創造更多合作機會;健康醫療與生技、食品與餐飲、消費產品以及軟體,是相對現有產業來說,另闢的發展方向。
臺中市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各項創業輔導計畫,提供資金補助、創業諮詢、育成中心等多元資源,旨在降低創業門檻,並協助新創公司快速成長。這些政策支持,使得臺中成為一個對創業家友善的城市。然而,面對新崛起的新創應用與市場需求,這些新的機會未來是否能持續茁壯,成為臺中市的主要產業類型之一,政府持續性的長期支持仍是重要的關鍵因素。
參考文獻
洪聖倫、徐慶柏、劉聖元(2020),「新創園地-解構六都創業生態系列-FINDIT VIEW:六都創業生態系之臺中篇」,2020-07-27,網址:https://findit.org.tw/researchPageV2.aspx?pageId=1478&fb-
臺中市政府(2023),「112年地方產業成果專刊」,網址:https://www.economic.taichung.gov.tw/16103/16153/16163/1717445/2764073/2786164/2786204/post
臺中市政府,投資環境解紹」,網址:https://www.economic.taichung.gov.tw/16103/16153/16163/16196/2578508/2590626/2593328/post
臺中市政府市政新聞(2025),「台中入榜全球50強「步行便利」城市 超越東京榮獲亞洲第四」,網址:https://www.taichung.gov.tw/2910293/post
臺中市政府市政新聞(2025),「等待20年終實現!「黃金十字」中捷藍線工程啟動 盧市長35秒超短致詞宣告即刻開工」,網址:https://www.taichung.gov.tw/3026094/post
經濟日報(2024),「2024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 台中市勇奪冠軍」,2024-12-05,網址: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7307/8406357
中時新聞網(2025),「台中綠能運輸再升級 131路全電動化」,2025-04-07,網址:https://tw.news.yahoo.com/%E5%8F%B0%E4%B8%AD%E7%B6%A0%E8%83%BD%E9%81%8B%E8%BC%B8%E5%86%8D%E5%8D%87%E7%B4%9A-131%E8%B7%AF%E5%85%A8%E9%9B%BB%E5%8B%95%E5%8C%96-201000588.html
風傳媒(2025),「台中市的公共騎蹟 「里里有iBike站」現在進行式」,2024-11-06,網址:https://www.storm.mg/lifestyle/5268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