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專區

【全球創投風向掃描】AI投資持續領跑,關鍵領域浮上檯面

范秉航 |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六所副所長
點閱次數:1,260

「AI」浪潮讓全球創投市場走出低谷,2024年一路高歌猛進,單季交易金額從第一季的666億美元增長至第四季的917億美元,2025年第一季更是在OpenAI的加持下,整體投資規模站上千億關卡。2025年第二季,「AI」依然是投資市場的關鍵字,在946億美元的投資規模中,AI領域的投資就占了一半。儘管我們看到了資本市場的復甦,但集中在AI領先群的現象並沒有太大的改變。隨著AI技術在不同領域的價值浮現,以及AI基礎設施及產業鏈剛性需求的增長,預期可以看到更多在資本市場中的黑馬。在這個市場動盪與變革的時代,仍有許多看準趨勢下大注的投資者。能否因此而占得先機,成為名副其實的Smart money,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全球創投風向掃描】AI投資持續領跑,關鍵領域浮上檯面

 

一、投資熱度趨緩,但「AI」依然吸睛

根據CB Insights的統計,2025年第二季全球創投市場交易金額達946億美元,較前一季度有所下滑,但在大型投資案的支持下,如Scale(148億美元)、xAI(50億美元)、World View(26億美元)、Anduril(25億美元)、Thinking Machines Lab(20億美元)等,仍比去年同期增長約34%。其中最主要的驅動因子非「AI」莫屬。2025年第二季AI領域的投資金額達473億美元,為整體交易規模的50%,較第一季減少約31.3%,比去年同期成長約77.8%。熱錢流向AI領域的趨勢未減,2025上半年達1,162億美元,超過2024全年的1,058億美元。

儘管投資規模在2024年第四季後迅速攀升,但全球創投市場的熱絡程度似乎仍在趨緩。從2023年第二季以來,除了2024第一季因AI帶來一波投資熱潮,交易件數短暫回升之外,整體呈現下滑的趨勢,2025年第二季僅6,028案,較前季衰退約8.8%,比去年同期減少約22.9%。同樣的狀況也反映在上半年的數字上,2025上半年交易金額達2,191億美元,預期2025全年可超越去年的2,869億美元。然而,或許是因受到美國對等關稅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保守的投資傾向使得2025上半年全球創投市場交易件數僅12,640件,要趕上2024全年的水準(30,915件)仍有不小的挑戰。反觀AI領域的投資熱度未退,2025年第二季1,403件,占整體交易件數約23.3%,與前季相比增加約2.5%,較去年同期成長約8.8%。

趨於謹慎保守的投資決策似乎並未因AI議題而有太大的變化,早期(A輪以前)的投資件數占比仍在下降,2025上半年僅約64.5%,低於2024年的70.9%。相對於此,中期(B、C輪)與後期(D輪以後)階段占比則上升至11.3%與9.8%。此外,2022與2023年的資本寒冬後,各階段投資規模持續成長,2025上半年早期投資規模中位數為266萬美元,較2024年成長33%;中期為2,300萬美元,較2024年成長15%;後期為2,889萬美元,較2024年成長約27.8%。整體來說,投資者偏好的AI領域仍是當下布局的重點,而受到市場矚目的重點項目,也願意(或不得不)提高籌碼追逐,就算是這些標的還在早期階段。然而,各階段的交易分布仍是往更成熟的中、後期項目移動,這些相對「可靠」的標的或許更能貼近這不確定時代下的最佳解。

Quarterly Global Funding and Deals

 

Quarterly Global AI Funding and Deals

 

Annual Global Funding and Deals

 

% of Deals in Diff. Stages

 

Median Deal Size in Diff. Stages

 

二、AI領頭羊美國的主導態勢難以撼動

2025年第二季美國創投交易案2,430件,較前一季減少約8.0%,與去年同期相比則是衰退約18.3%,占全球交易件數約40.3%。亞洲與歐洲地區的交易案則分別為1,700與1,497件,較前一季減少約6.7%與11.4%,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衰退約19.9%與26.6%,約占全球交易件數的28.2%與24.8%。不僅交易件數,資金的分布上也更加傾向美國。2025年第二季美國創投交易金額達687億美元,占整體規模的72.7%。雖因前一季400億美元OpenAI交易案的影響,導致本季衰退約26.0%,但與2024年第二季相比仍有約64.9%的雙位數增長。反觀亞洲與歐洲地區,交易規模的占比分別僅約9.5%(90億美元)與14.6%(138億美元)。

「AI」的投資熱潮讓美國在全球創投市場中的主導性進一步提升,除了多數AI的項目集中在美國之外,在市場競逐下,不斷堆高的估值與交易金額也讓資本的天秤更加傾斜。從單筆一億美元以上的鉅額投資來看,美國2025年第二季鉅額交易件數達103件,為繼2022年第二季以來,再次站上三位數,占整體鉅額交易件數的66%;金額則約482億美元,占整體鉅額交易金額的84%,其中148億美元的Scale投資案更是成為本季的市場話題中心。此外,美國鉅額交易金額占其整體投資規模的70.1%,投資件數卻僅約占4.2%,反映出美國雖然是全球創投市場最為熱絡的地區,但資本仍集中在少數領先項目身上。而亞洲與歐洲地區的鉅額交易案則分別為19件(約25.9億美元)與29件(約54.8億美元),與美國仍有不小的差距。

 

Deals in Diff. Regions

 

Funding in Diff. Regions

 

Mega Deals in Diff. Regions

 

2025年第二季亞洲地區創投交易案共1,700件,其中中國隨著資本寒冬,投資件數迅速滑落,但在其經濟規模的支持下,與亞洲各國相比仍相對活躍。2025年第二季中國創投投資案575件,較前一季的572件略為增加0.5%,占亞洲地區交易件數的33.8%;交易規模則為28.6億美元,較前一季下滑約24%,約占亞洲地區整體投資規模的32.0%。其次是日本,第二季投資案為370件,較前一季增加約6.3%,占亞洲地區交易件數的21.8%,與各國表現相比較為穩定;交易規模約7.78億美元,較前一季上升約14.2%,占亞洲地區的8.7%。

印度創投市場在交易件數上落後中、日兩國,2025年第二季為316件,較前一季衰退約6.2%,占亞洲地區交易件數的18.6%。然而,在投資金額上印度仍穩居亞洲第二的位置,與中國分庭抗禮,第二季為26.5億美元,較前一季減少約12.1%,占亞洲地區交易規模的29.6%。最後,新加坡創投市場近年的表現較弱,各季交易件數呈現下滑的趨勢,2025年第二季為80件,較前一季減少約13%,已連續兩季達雙位數的衰退;交易金額約6.75億美元,較前一季下降約33.4%,約占亞洲地區的7.5%。

 

Deals in Asian Countries

 

Funding in Asian Countries

 

三、鉅額交易吸引六成資金,國防/航太與能源領域浮上檯面

CB Insights統計2025年第二季全球鉅額交易件數為156件,高於前一季的155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1.1%。在整體投資件數衰退的情況下,鉅額交易件數仍能維持前一季的水準,占比也因而由前季的2.3%略增至本季的2.6%。另外,鉅額交易規模約達574億美元,較前一季減少約33.6%,主因為前一季OpenAI的400億美元投資案。惟鉅額交易規模占整體仍超過六成(60.6%)

少數的鉅額投資項目吸引了絕大多數的資金,儘管「AI」仍是眾投資者關注的焦點,但我們也發現其他重要領域浮上檯面,例如專注於平流層氣球探索與遙測技術的World View在5月底完成25.7億美元E輪募資;國防科技領域則有來自美國的Anduril Industries與德國代表Helsing,6月分別完成25億美元G輪與6.93億美元D輪募資;開發商用核融合能源技術的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於5月取得8億美元的B輪投資;以及由Elon Musk創辦的神經科學與腦機介面技術開發公司Neuralink在6月完成6.5億美元的E輪募資。

鉅額交易金額占整體投資規模的比重連續三個季度超過六成,推升了平均交易金額。2025上半年平均交易金額達2,548萬美元,與2024年相比增加約71.3%;中位數交易金額亦有所增長, 達350萬美元,較2024年的2,750萬美元上升約27.3%。然而,平均數與中位數差距拉大也反映了市場投資集中的現象,其中投資者們重金追逐風口上的項目以AI領域投資為甚。根據CB Insights的統計,2025上半年AI領域的平均投資金額高達5,520萬美元,中位數則為460萬美元。


Mega Deals

 

Average and Median Deal Size

 

四、出場仍未復甦,穩定幣商Circle上市成為市場焦點

2025年第二季共2,145件出場交易案,與前一季的2,269件相比,減少約5.5%,與2024年同期相比則是減少約1.2%。其中,收購(M&A)仍是主要投資出場路徑,約占95.7%,達2,053件,較2025年第一季減少約5.2%,與2024年第二季相比下滑1.1%。本季交易規模最大的收購案為美國有線電視與寬頻服務巨頭Charter Communications收購同業Cox Communications,這項收購協議估值為 345 億美元,包括219 億美元的股權與 126 億美元的淨債務及財務責任。在串流及行動網路興起的時代,有線電視產業競爭壓力與日俱增,企業整併似乎成為不得不的因應手段。7月份該案已進入美國司法部反壟斷部門審查階段,若順利合併完成,Charter Communications將超越Comcast成為全美最大有線電視與寬頻業者,用戶數可達3,800萬人次。其次是OpenAI啟動對消費性AI硬體市場的布局,5月份宣布以約65億美元收購由Apple前設計長Jony Ive所創辦的AI硬體新創公司io,其55名軟硬體團隊將併入OpenAI的舊金山研究與工程部門。第三則是4月份西門子(Siemens)宣布以51億美元收購美國科研數據軟體平台公司Dotmatics,成為Siemens Xcelerator 生態系統一員,藉以強化工業與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軟體能耐。Dotmatics核心團隊來自德國默克集團(Merck Group),致力於打造科研實驗的數據管理,官網指出已有超過200萬名科學家採用。

2025年第二季首次公開發行(IPO)85件,較前一季減少約11.5%,與2024年同期相比下降約5.6%,占整體投資出場件數比重約4.0%。其中關注度最高的莫過於Circle的上市。作為與美元一比一掛勾的穩定幣發行商代表之一,Circle於6月5日在NYSE掛牌上市,IPO市值達69億美元。隨著美國Genius 法案的通過,穩定幣頓時成為市場討論的熱點。目前穩定幣的領頭羊Tether(USDT)市值超過1,636億美元,第二位的Circle(USDC)市值則約639億美元。其次,美國純網銀金融科技公司Chime在6月12日於NASDAQ掛牌,IPO市值達98億美元。該公司擁有860萬名活躍用戶,提供儲蓄帳戶、支票帳戶、簽帳卡與信用卡服務,且可整合Apple Pay或Google Pay。Chime並無直接存貸業務,而是與The Bancorp Bank或Stride Bank等銀行合作,所有服務均透過網站或行動應用提供。此外,美國AI精準腫瘤診斷技術研發公司Caris Life Sciences於6月18日在NASDAQ掛牌,IPO市值60億美元;中國茶飲連鎖品牌霸王茶姬(Chagee)則是在4月17日於NASDAQ掛牌,IPO市值51億美元。最後,2025年第二季藉由SPAC管道上市則僅有7件,其中來自中國的線上投資平台公司微牛(Webull)於4月11日透過SK Growth Opportunities Corporation成功借殼登板NASDAQ,市值達73億美元。
 

 

五、結語

全球創投市場熱錢集中,在連續五個季度交易件數衰退的情況下,投資規模仍維持在資本寒冬後的相對高點,而「AI」對投資者的吸引力是主要因素。除了半數資金流向AI領域之外,在鉅額交易中亦有不少亮眼的募資表現。作為AI技術的領先者,美國在這股浪潮中也獲得了十足的關注,創投交易熱區似乎更往美國傾斜。其次,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逐漸升高,投資人傾向將資金投注於更成熟的中後期項目,追求「穩中求勝」,並在特定議題重金部署,如AI、國防/航太與新能源等。此外,出場尚未完全回暖,收購是主要管道。我們看到大型企業仍積極透過收購方式擴大戰略布局與業務觸角,特定領域具備市場吸引力,但在系統性風險仍高的情況下,出場回溫還有待觀察。

整體而言,2025年第二季的創投市場依舊呈現「資金集中」的特徵。AI雖是亮點,但也反映出非AI題材新創募資的挑戰。能否擴大投資領域範疇,出現從募資、投資到出場的全面性回溫,將是未來觀察創投市場真正復甦的重點。而在這場資本競賽中,誰能精準判斷趨勢、靈活調整策略,才能脫穎而出,成為新時代的「Smart Money」。

 

參考資料:

1.    CB Insights, 2025/07/10, “State of Venture Q2’25 Report.” 

相關熱門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