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專區

【新創園地】國際天使知多少?漫談東南亞天使組織

楊孟芯 |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六所/助理研究員
點閱次數:1,988

天使投資在歐美最早起源於八零年代,當時為匿名且非正式的投資行動,主要透過天使投資人私下的人脈和社交圈來尋找投資商機,所謂的「天使組織」是比較鬆散的概念,組織成員大多因為交易而相聚,範圍也侷限於居住地或是特定州別。以東南亞國家而言,天使投資的發展較為零星,新加坡的發展最早,起始於九零年代中期的科技潮,政府意識到公民是創新的源頭,因此大力投資,打造世界級的大學和研究機構,以強化創新研究能力。2000年時受到網路泡沫影響,天使投資傾向於採用更謹慎、更具方法論的模式來進行,自此也改變了天使投資的環境與生態。本篇引用國際非營利機構日本笹川和平基金會的分析,介紹東南亞主要天使組織的發展概況和取向。

東南亞天使網絡分布

東南亞地區第一個天使投資網絡(Angel Investment Network, AIN)是新加坡的BANSEA,成立於2001年,主要取經於矽谷的Band of Angels還有南加州的Tech Coast Angels,其成員同時和泰國、馬來西亞、越南和印尼的其他投資組織相互連結,爾後過了12年,新加坡以外的天使投資組織才陸續誕生,例如Cambodia Investor Club (2013)、Angel Investment Network Indonesia (2014),天使投資的蓬勃發展也和服務創新、數位轉型、網路滲透力以及手機的普及性密切相關。東南亞地區八個國家至今主要21個天使組織如下圖所示:

圖1 東南亞天使組織

如果以天使組織發展的成熟度來看,本篇根據該國天使組織的活躍比例、促成交易、退場比例、政府相關政策或機制等因素做為評等,所謂的成熟度也意指未來成長的潛力,國家之間的差異性也顯示國家之間可能合作的空間。如果將發展階段分為孵化、崛起、成長、熟成期四大階段,分類可見下表,其中以新加坡跟馬來西亞的成熟度最高,該國都有三個以上的活躍天使組織,每年促成和退場的交易案件超過五件,政府也有專屬的政策,資本市場也相當活絡。印尼、菲律賓、泰國和越南的天使組織則是快速成長中,但是寮國、汶萊則處於孵化期,尚未有相關機制或投資出現。

圖2 東南亞天使組織-成熟度比較

一般而言,天使組織除了「交流樞紐」的特性之外,還具備支援交易案(例如找案源,降低資訊成本)、教育訓練(例如早期投資的概念和相關知識)、培養思維領導力,為早期投資生態系發聲等功能。天使組織所扮演的就像「總召集人」的角色,集結股東,透過潛在合作的促成、策略性鏈結或者網絡交流等方式,支持創業家進行創意和想法的激盪。其他額外加值的服務包括pitch活動、工作坊、對談活動等,因此會員關係維護、凝聚會員的投入程度將是關鍵。

支援交易案可說是天使組織最重要的核心功能,可謂新創企業和投資機構之間的橋樑,在交易案的支援細節上,又分為基礎和加值功能兩大類型,找案源意指從加速器、孵化器、民間企業、口耳相傳推薦等管道找尋合適案源,天使組織也有成立審查委員會,募集有經驗的經理人和成員來代表組織挑選案子,符合標準者在入選後,就可以參與天使組織所舉辦的Pitch活動;在加值功能方面,有些天使組織(端賴審查委員會的成員結構而定)因成員具備相關專長,會額外進行實質審查(Due Diligence)、談判協商、投資以及投後管理的功能,由於這部分耗費的資源最多,有時候也會需要相關專家的協助。如果新創企業需要再募集下一輪資金,或者尋求出場,天使組織也會協尋天使投資人,加速募資的流程。

在教育訓練方面,除了投資相關專業,各種不同的投資概念也是天使投資組織會處理到的議題,例如近年來風行的性別平等投資(Gender Lens Investment)。由於這類型新興概念往往資訊不夠透明,天使組織該如何發揮影響力,探討出合適的執行方式將會十分關鍵,對於天使活動或交易案的結果可能都有不同的影響。除此之外,天使組織發揮政策倡議的發聲功能,打造活絡的早期投資系統也是目前東南亞地區天使組織的發展重點之一,目前活躍的組織也積極提出政策倡議,進行研究和工作坊討論,為政府擔任特別顧問。

天使組織的投資對象

和其他成熟市場十分相近的地方是,即使是在東南亞地區這樣的新興市場,所偏好的投資階段仍然很接近。假使新創企業尚未/剛剛推出最小可行性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意味著該家新創仍然處於高風險期,願意出資的投資者也如鳳毛麟角。以投資金額來看,非正式的投資人和機構型投資人偏好的明顯有所落差。如下圖所示,3F (創辦人、朋友、家人)出資金額通常介於10,000~25,000美元之間,天使投資人則是25,000至200,000美元之間,機構型投資人、創投基金甚至知名投資者,所出資金額可能是50,000或者10,000美元以上不等。

圖3 東南亞天使組織-成熟度比較

天使投資人往往又被譽為「耐心資本」,投資年限上看五至七年,對於投資條件和交易架構彈性較大,也有量身訂做的空間。因為天使投資人的自主性較高、營運操作的彈性較大,投資案例也較其他類型的投資機構更加多元,同時也不會受到機構型基金的規範所限制。目前東南亞地區尚未出現所謂的「超級天使」(投資超過百萬美元、或者超過三十家新創企業者),這類型的專業投資人大部分仍以歐美或是印度市場為重心。

天使組織根據組成成員不同,特性也有所差異。通常組織成員會透過熟人推薦或是各種商業場合、投資論壇、會員活動中認識,下表列出東南亞地區常見的七種天使投資人類型:

表1  天使投資人的七大類型

類型

簡介

特性

企業集團

多國企業或各產業上市公司

有專門團隊進行全面又仔細的實質審查,如果認定可進行投資,資金水位充足,會占股並位居領導角色

資金來源龐大,積極透過新科技尋找解決方案

如果該集團設有創投公司,每年的交易案通常有一定規模

大型企業高層

專業高層經理人

通常願意積極運用自身經驗和知識來協助新創

擁有充足的薪資或水位來參與天使投資

通常每年進行兩至三筆天使投資

名人、具影響力者

通常是文創產業中知名人士,或者社群媒體中的意見領袖,有一定的公信力

所投資的新創往往和他們的個人興趣或專長相關,比較像是興趣投資者,干預程度較低

主要透過其人脈、社交圈或是專業基金參與天使投資

考量到個人隱私,加入天使組織的比例相對較低

僑民

因海外教育或是成長經驗,對於外國文化和商業環境有一定的瞭解

因為瞭解當地文化和社交網絡,因此比較能掌握當地的投資概況

通常收入和社會地位都高

傾向於尋找國外可行性較高的商業模式

 

通常偏好建立相同背景的僑民社群,透過「校友網絡」找尋投資標的

東南亞地區的外國人

派遣至東南亞地區的外國人士

考量到風險還有投資規模,當地文化、產業和當地市場的熟悉度是決定投資的關鍵

通常和當地股東有一定的關係,才能共同投資

(連續)創業家

過往可能有創業失敗/成功的紀錄

由於其對創業生態的熟悉度,風險容忍度和彈性相對較高

在產業界擁有一定人脈、知識和見解,能大幅減少新創企業可能經歷的問題

具備同時投入多項交易案和業師的能耐,對於投資的關注度和涉入程度也較高

個人天使

科技時代下的數位游牧者

因投資經驗豐富、社交網絡也較強,加入機構型基金的意願也較高

可能是家族企業的年輕富二代,具備一定產業經驗

新手投資者通常透過天使組織,的引導和協助來進行投資

資料來源:日本笹川和平基金會

新創企業尋求天使組織協助的原因

根據調查,新創企業尋求天使組織協助的原因不外乎六大因素:資金、彈性、資源、時機、鏈結、知識。除了新創企業最需要的錢之外,相較於機構型投資人,天使投資人在投資條款、產業協助等支援的彈性也較大,還能夠提供附加的業師諮詢、客戶或是產業知識,動員資金的時機彈性也較高。除此之外,天使組織因為背後有更多的天使投資人,對於尚在種子或天使輪的新創企業而言,也是比較容易找到資金和援助的方式,對於創業家而言,天使組織也願意針對募資和產業知識等層面進行輔導和協助。

根據統計調查,需要天使投資的企業大致上可從公司的本質和發展方向分為:商業導向、影響力導向、新創企業和中小企業。當然企業的狀態都是持續成長變化中,可能橫跨多種不同類型特色。一般而言,無論是影響力或是商業導向,盈利都是不變的目標,但商業導向的企業會以增加財務報酬為主要目的,企業的績效和成長也都以財務數字做為衡量指標,影響力導向的企業則會側重於對社會或環境的影響力,財務利潤是附加的報酬。如果從公司本質來看,新創企業的價值創造大多來自於網路科技、嶄新營運模式或是硬體,追求高成長的市場和盈利,並為東南亞地區帶來嶄新的解決方案;中小企業則通常是沒有運用網路科技的傳統產業,營運較為保守,追求穩定而非急速成長,已經有固定的成績但希望拓展市場。

綜合以上特質會發現,東南亞地區大多數天使組織所能協助的對象,以商務導向、新創企業為大宗,影響力導向的企業明顯也並非該地區主要投資傾向。對於天使組織而言,新創企業是否成熟並非必要條件,重要的是具備MVP、強勁的創始團隊和可行的商業規劃。當然公司近期表現優良、營收客戶數字亮眼,獲得投資的可能性就會更高。儘管如此,東南亞各地區的重心不同,例如柬埔寨和緬甸仍然在起步中,以打造生態系統為當務之急,目前正同心協力的透過教育和商業工作坊,和加速器及孵化器共同拔擢新創。

 

東南亞天使組織之首—新加坡的政策扶植與天使組織

新加坡政府身為東南亞地區的標竿,打造了創業友善的生態環境,希望創業家精神能成為國家永續發展的一部分。Startup SG就是集結新加坡所有支援創業計畫的一站式平台,企業家無論是尋求種子投資、業師輔導、策略鏈結或是其他資源,都可以到這個網站一探究竟。如果有募資規劃可以參考Startup SG Founder、Startup SG Tech和Startup SG Equity(旗下管理Spring Seeds Capital)。Startup SG Founder的專案為初次創業者提供了業師輔導和資金補助,申請者除了產品服務介紹之外,須針對市場可行性的驗證步驟、是否申請過政府補助是否進行說明,共同創辦人也必須為新加坡公民(且需要持股)。Startup SG Tech主要協助新創企業針對專有技術商業化部分取得資金,SG Equity主要是由 Spring SEEDS Capital (SSC)和SGInnovate所共同管理,Startup Enterprise Scheme, SEEDS是2000時推出,主要在鼓勵第三方投資者參與新創企業(尤其具備可規模化的商模)的投資,2017年時,SSC保證進行1億星元的共同投資,來研發當地的深度科技,例如製造業、工程業、健康醫療、城市解決方案和永續產業等。為了鼓勵天使投資,新加坡政府也推出了Angel Investors Tax Deduction Scheme (AITD),自2010年起十年,投資50萬星元在兩年持股期滿後,至多可折抵50%的減稅方案。

除此之外,新加坡也是東南亞唯一一個同時有超過兩個天使組織在推廣性別友好投融資的國家,例如Angels of Impact,主要由社會意識濃烈的投資者所成立,當初初衷就是希望女性和在地社群能共同結合,一同改善社會貧困、促進社會永續發展,因此主要訴求都是拒絕貧困、性別平等、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等方案;另外一家CRIB成立於2014年,是由新加坡女性企業家所成立,主要提供服務包括投資者媒合、專業知識技術交流、為社會邊緣社群舉辦慈善活動等,核心會員超過300位,包括創業家和商業老將等。另外像Ladies Investment Club (now Hercapital)和she1K都是協助女性創業為主的天使組織,前者成立於2018年,三年來完成三筆交易案,其餘的尚在進行中,該家組織後來成立了HerCapital進行基金管理、加速創業者募資,也會協助進行相關的實質審查程序,後者為全球第一個邀請制女性天使組織,目標希望募集一千位成員,針對具成長潛力的新創進行投資,該組織也執行完整的投資流程,從找案源、審查、Pitch和產品驗證等一條龍服務。

由於新加坡本身已經充滿各式早階新創企業可運用的資源,天使組織發展也十分蓬勃,無論是天使投資人或是新創企業,在選擇投資標的/募資管道時都有多種資源可以運用,假使新創有選擇困難,可以參考SPRING Singapore所指定的17個產業夥伴,也就是所謂的Accredited Mentor Partner(AMP),為初次創業者提供業師諮詢還有三萬星元的資金補助。雖然新加坡居於東南亞地區的發展樞紐,但政府和天使組織也意識到,國內可以投資的新創企業實則非常有限,各天使組織目前也正積極拓展投資區域,只要該新創業務營運地是在東南亞地區即可,顯示如侷限在國內標的,投資可能性會大幅降低。

天使組織所面臨的挑戰

東南亞天使組織目前所面臨的問題主要分為內部及外部因素。內部因素而言,專業管理、投入時間、會員留存度等都是潛在問題。天使投資組織需要具備高度專業能力,通常大型的組織可能沒有太多時間手把手的教導新創,為了確保諮詢品質,能夠個別輔導的人數也有上限,如不能確實控管品質,也會影響到新創後續商業發展以及天使組織的名聲。另一方面,對於剛起步的天使組織而言,亟需具影響力的天使投資人投入,以拓展人脈和名聲,但由於短期內成效尚未做出來,因此當地天使組織的價值尚未得到驗證,政府能否透過天使減稅方案來推動天使投資生態的盛行,也是該地區目前的當務之急。

在外部因素上,市場競爭是目前比較重大的挑戰。目前國外的天使組織也開始進入東南亞市場,而且往往背後有政府的資金或集團基金所支持。在新創企業的選項上,隨著早期投資市場的發展,新創能募資跟取得創業資源的管道也比以往來得多,例如加速器、股權投資平台、政府補助、創投、ICO等等,在比較成熟的新創市場,如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當中就更加活絡,天使組織BANSEA建議,假使往後要做出區隔,可以考慮培育更多新加坡加速器,提供當地新創進軍國際市場的網絡和資源,如果能在更上游的位置培養新創,可能比運用人脈或者單槍匹馬找案源來得更加有系統。

 

小結

過去十年以來,早期投資歷經爆發性的成長,熱錢的追捧成就了各國土生土長的獨角獸,許多創新產品服務因應而生,在早期投資市場當中,創投、CVC、影響力投資者和私募基金都是要角,天使投資組織集結資金、經驗和知識,將其影響力發揮至最大,提供新創一個舞台和環境加速成長,無疑是早期投資生態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在成熟的市場中,天使投資組織往往會持續的精進、改變,隨時調整步伐以因應瞬息萬變的早期投資市場,如何伸展觸角,拓展投資案例的垂直市場、建立跨國的策略性合作關係,都是天使投資組織可以發展的方向,也是打造一個穩健、有影響力的投資生態環境所應必備的能耐。

參考資料

1.The emergence of Angel Investment Networks in Southeast Asia Report I: Gender Investment and Innovation Department-Reports and books. THE SASAKAWA PEACE FOUNDATION. (n.d.). Retrieved October 14, 2021, https://www.spf.org/en/gender/publications/20200612.html.  

2. The emergence of Angel Investment Networks in Southeast Asia Report III: Gender Investment and Innovation Department-Reports and books. THE SASAKAWA PEACE FOUNDATION. (n.d.). Retrieved October 14, 2021, https://www.spf.org/en/gender/publications/20200612R3.html.

 

相關熱門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