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形漁房股份有限公司
更新日期:2024/12/17
應用領域
主要應用領域
Education
產品/服務
手遊《基因怪獸-細胞攻佔》、桌遊《基因怪獸-病毒工廠》、官方網站《基因怪獸大百科》
成立年份
2022
統一編號
90147125
公司狀態
營運中
負責人
陳俊宏
團隊人數
0
實收資本額
1,000,000 (元/新臺幣)
成立年份、公司狀態、負責人、實收資本額、註冊地址均來自「經濟部商業發展署 全國商工行政服務入口網」
註冊地址
臺北市松山區光復北路95號7樓
網站連結
會員專屬內容
會員專屬內容,觀看前請先登入會員
公司簡介
變形漁房藉由手遊及桌遊來推廣生物學知識,遊戲基於寓教於樂的理念,強調提供正確的學科知識,並透過主流次文化娛樂的設計,期望遊戲能成為讓家長老師放心的輔助教學方式。
Covid-19 疫情意外凸顯出生醫人才、生醫相關知識的重要性,退休的 台大生科教授陳俊宏,決定投入退休金,將畢生二十多年的教學經驗,轉 化為有趣的手遊。他想將知識帶往課堂之外的地方,他希望,這款手遊可 以為台灣科普教育,留下截然不同的有趣學習體驗。 而已經在數位內容產業耕耘十年、擁有台大分子與細胞生物博士學位的蘇 芃翰,從小接觸許多科普刊物:「從漢聲小百科、小小百科、『十萬個為 什麼』動畫,到牛頓、科學月刊,我成長時經歷了台灣科普教育資源最豐 5 版次 2022.01 富、品質最好的一個世代。」
在網路與社群媒體的普及,讓現代的孩子們不再有耐心閱讀長篇幅的 刊物;對孩子們來說,具有聲光效果的影片與遊戲,總是比書籍來得更有 吸引力。既然這是時之所趨,陳俊宏老師與蘇芃翰決定把必須傳遞的知識 與概念,融入手機遊戲中,攜手打造策略卡牌手遊《基因怪獸 GenoMon》,期許可以達到日本漫畫《工作細胞》的影響力。 在陳教授與蘇博士的帶領下,透過熟稔遊戲製作流程的專家一起研 究、設計出來的《基因怪獸 - 細胞攻佔》是一套非常有趣的遊戲,綜合了 細胞學、病毒學與分子生物學領域,將科學知識以「遊戲化」的機制融入 其中。遊戲中沒有任何艱深晦澀的專有名詞,並且所有設計元素都符合科 學事實,小孩也可以參與!
孩子將在玩樂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學習到相關知識,從小學就能玩!除 了專業的細胞科學,孩子在玩遊戲的過程中,遊戲的機制也會刺激玩家思考,進而訓練邏輯思考、引發主動學習的意願與蒐集資料的興趣! 遊戲與教育的結合,非常困難也極度耗費開發心力。一但內容過度偏重教育,便會失去大眾市場;但內容過度偏重娛樂,又會失去教育價值。
陳俊宏老師與電獺團隊,希望打造出兼具教育與商業價值的遊戲,於 是每個細節包含角色設計、遊戲化設定皆由生醫領域的專家學者把關考 證!所有場景細節都要符合陳俊宏教授所堅持的要求:「要先對,才設 計!」,為此光是先設計初期的 50 個基因怪獸,就耗費了團隊與美術人員 近一整年的時間,最終確保遊戲內每個人物角色、基因怪獸(GenoMon)、到 場景設定,都符合病毒學的科學事實。
Covid-19 疫情意外凸顯出生醫人才、生醫相關知識的重要性,退休的 台大生科教授陳俊宏,決定投入退休金,將畢生二十多年的教學經驗,轉 化為有趣的手遊。他想將知識帶往課堂之外的地方,他希望,這款手遊可 以為台灣科普教育,留下截然不同的有趣學習體驗。 而已經在數位內容產業耕耘十年、擁有台大分子與細胞生物博士學位的蘇 芃翰,從小接觸許多科普刊物:「從漢聲小百科、小小百科、『十萬個為 什麼』動畫,到牛頓、科學月刊,我成長時經歷了台灣科普教育資源最豐 5 版次 2022.01 富、品質最好的一個世代。」
在網路與社群媒體的普及,讓現代的孩子們不再有耐心閱讀長篇幅的 刊物;對孩子們來說,具有聲光效果的影片與遊戲,總是比書籍來得更有 吸引力。既然這是時之所趨,陳俊宏老師與蘇芃翰決定把必須傳遞的知識 與概念,融入手機遊戲中,攜手打造策略卡牌手遊《基因怪獸 GenoMon》,期許可以達到日本漫畫《工作細胞》的影響力。 在陳教授與蘇博士的帶領下,透過熟稔遊戲製作流程的專家一起研 究、設計出來的《基因怪獸 - 細胞攻佔》是一套非常有趣的遊戲,綜合了 細胞學、病毒學與分子生物學領域,將科學知識以「遊戲化」的機制融入 其中。遊戲中沒有任何艱深晦澀的專有名詞,並且所有設計元素都符合科 學事實,小孩也可以參與!
孩子將在玩樂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學習到相關知識,從小學就能玩!除 了專業的細胞科學,孩子在玩遊戲的過程中,遊戲的機制也會刺激玩家思考,進而訓練邏輯思考、引發主動學習的意願與蒐集資料的興趣! 遊戲與教育的結合,非常困難也極度耗費開發心力。一但內容過度偏重教育,便會失去大眾市場;但內容過度偏重娛樂,又會失去教育價值。
陳俊宏老師與電獺團隊,希望打造出兼具教育與商業價值的遊戲,於 是每個細節包含角色設計、遊戲化設定皆由生醫領域的專家學者把關考 證!所有場景細節都要符合陳俊宏教授所堅持的要求:「要先對,才設 計!」,為此光是先設計初期的 50 個基因怪獸,就耗費了團隊與美術人員 近一整年的時間,最終確保遊戲內每個人物角色、基因怪獸(GenoMon)、到 場景設定,都符合病毒學的科學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