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專區

【新興領域:10月焦點4】科技應用為保險業帶來的改變

劉育昇 |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六所/副研究員
點閱次數:2,172

科技運用為傳統行業帶來許多改變,保險業也不例外。在物聯網、數據分析、以及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之下,其慢慢優化了保險業的業務流程。物聯網提升保險業資料蒐集的能量,數據分析精進保險業訂價和理賠的決策,人工智慧強化了資料分析的能力,從結構性進階到非結構性資料,亦提供預測分析的成效。綜合前述可知,科技的應用已保險業者和投保客戶帶來雙贏的局面。
為了瞭解那些科技運用正為保險業帶來的改變,本文首先分析保險科技的整體獲投趨勢,再進一步挖掘次領域的獲投狀況,最後,透過個別次領域的亮點個案分析,探究科技為保險業帶來的改變。

一、全球保險科技股權投資趨勢

針對保險科技的獲投趨勢,在交易件數方面,2012年至2018年呈現逐年成長的走勢,由2012年的42件成長至2018年的260件,年複合平均成長率為33.47%。初步預期,2019年年底的獲投件數將達312件的水準,如圖4-1所示。

在獲投金額方面,2012年至2018年的獲投金額呈現持續成長的狀態(2015年主要是Oscar Health、Gusto以及Clover Health等3家企業獲鉅額投資),由2012年的3億美元成長至2018年的40億美元,年複合平均成長率為50%。初步預期,2019年年底的獲投金額將至58億美元的水準。

若換算為單筆獲投金額來看,由2012年平均每件獲投金額為754萬美元,成長至2019年的1,831萬美元,可以看出,保險科技的獲投趨勢持續看漲

進一步將2012年至2019年上半年的1,146筆獲投事件,依國家來區分,美國排名第一,共630件,占比超過一半;其次為英國,共103件,佔比為9%;第三名為中國,共69件,占比為6%。整體而言,保險科技獲投件數集中於美國,而Oscar Health、Gusto以及Clover Health獲鉅額投資的企業均來自美國,如圖4-2所示

進一步將2012年至2019年上半年的1,146筆獲投事件,依輪次來區分(如圖4-3所示), Seed/Angel(種子/天使輪)和Series A(A輪)的獲投件數高達733件,占比為64%,由此可以看出,不斷有新創進入保險科技領域,並受到投資人早期的啟動基金

二、保險科技次領域的獲投狀況

保險科技創新的模式,主要受到網路、行動裝置、智慧感測、新型態的商業模式的影響,CB Insight於2016年和2019年均針對保險科技盤點了各種創新模式的新創企業,本研究歸納次領域的面向如下:(1)終身/年金:提供人壽保險產品分銷的私人創業公司;(2)汽車保險比價:提供線上比價功能一覽各家保險業者提供的方案與報價;(3)駕駛人行為追蹤的保險:採用智慧手機資料追蹤使用者駕駛行為習慣;(4)汽車保險理賠:讓用戶上傳汽車損壞照片的軟體,讓保險提供商估量損毀情況,撥發維修費用;(5)P2P保險:透過社交網絡向擁有類似保險的親朋好友發出建立保險互助關係的邀請;(6)小企業保險:提供小微企業線上保險代理服務,內容包括專業責任險、錯誤和遺漏、一般責任險等;(7)保險行業軟體/分析/ IaaS:保險業專用的軟體開發與提供,從商業智慧(Business Intelligence)到數據庫;(8)行動保險管理:消費者透過行動裝置完成保險交易和各種政策法規的管理;(9)產品保險:提供保險或追蹤產品;(10)租屋者/房東:提供租屋者保險和房東保險的分配以及租賃違約保險計劃;(11)共享經濟:因共享經濟的崛起,所產生的新的保險商品的開發;(12)健康保險:線上保險仲介商,進行商品推薦或比較;(13)寵物保險:提供寵物保險。

在個別次領域方面,本研究主要檢視在2014年至2018年間的數據。在獲投案件數來看,近五年獲投總件數來看,保險行業軟體/分析/IaaS是最多的,高達181件,如圖4-4所示;其次是健康保險,共88件;排名第三名為行動保險管理,共56件;不過就獲投總金額來看,則以產品保險與汽車保險理賠是最多的,獲投總金額分別為64億美元與54億美元,如圖4-5所示。

進一步檢視2014年至2018年13個次領域的獲投案件數熱力圖,由圖可看到保險行業軟體/分析/IaaS是近五年獲投案件最熱門的領域,(如圖4-4所示);若近一步檢視獲投件數在近五年都呈現成長的次領域,則是以保險行業軟體/分析/IaaS、產品保險、共享經濟三者均呈現持續成長的狀態;若檢視獲投金額熱力圖的趨勢時,產品保險是近兩年最吸金的領域;而汽車保險理賠亦在2017年達到21.31億美元的投資金額。如圖4-5所示

整體而言,透過次領域近五年獲投件數與金額的數據顯示,軟體/分析/IaaS是吸引最多投資人關注的,但若以獲投金額的層面,則產品保險和汽車保險理賠是資金挹注最多的領域。

三、熱門保險科技個別次領域的亮點個案分析

為了進一步了解個別領域發展的狀況,本節將13個次領域中累積股權獲投最高的企業,或者曾有獲得A輪千萬美元以上投資的企業,做為亮點案例分析的對象,冀以了解當前保險科技發展的狀況。分析順序主要按近五年次領域獲投總件數高低逐項分析

1. 保險行業軟體/分析/IaaS

Zhong An(眾安保險)成立於2013年,總部位於中國。眾安保險是互聯網保險公司,該企業專注於應用新技術重塑保險價值鏈,圍繞健康、消費金融、汽車、生活消費、航旅五大生態,以科技服務新生代,為其提供個性化、定制化、智慧化的新保險。迄今獲得2輪的股權投資,獲投9.36億美元,並於2017年9月IPO。

2. 健康保險

Oscar Health成立於2012年,總部位於美國,創辦人為Joshua Kushner和Mario Schlosser。Oscar是一家健康保險公司,該企業建立了許多創新服務工具(如醫師與藥局搜尋引擎、電子處方箋,以及健康追蹤等),提升客戶滿意度。另外,Oscar確保資訊在健康醫療網路內交流順暢,不受阻礙;同時,Oscar也與專科醫師直接建立夥伴關係,即時提供資訊,協助他們更了解病患狀況,提高醫療成效與品質。該企業最近一次的獲投資訊,於2018年8月4日再獲得3.75億美元的企業輪投資,Alphabet為本輪次的投資人。迄今獲得8輪的股權投資,獲投12.7億美元。

3. 產品保險

Trōv成立於2012年,總部位於美國,創辦人為Jim Gemmell、Mark Dowds和Scott Walchek。Trōv是一個保險技術平台。該企業推出「按需保險」,係指用戶可以針對自己的某一產品(例如樂器、衝浪板等)進行投保,而此前的保險公司沒有在特定設備上投保的先例。該企業能協助客戶三件事情:(1)收集個人所擁有產品的訊息,並保證訊息的安全以及隨時查詢;(2)定期對個人持有的有價財產估值進行更新;(3)提供保險折扣、貸款利率、獨特市場等機會訊息。該企業最近一次的獲投資訊,於2017年4月6日再獲得5,600萬美元的D輪投資,Munich Re Ventures為本輪次的投資人。迄今獲得6輪的股權投資,獲投9,880萬美元。

4. 小企業保險

Next Insurance成立於2016年,總部位於美國,創辦人為Alon Huri、Guy Goldstein和Nissim Tapiro。Next Insurance 提供中小企業業者線上保險服務。Next Insurance的平台簡化註冊、溝通流程,並透過數據分析讓承保和價格設定能有更多元的彈性,致使相關產品能迎合每位中小企業業者的獨特需求。該企業最近一次的獲投資訊,於2018年7月11日再獲得8,300萬美元的B輪投資,投資人包括Global Founders Capital、Group 11、Munich Re Ventures、Ribbit Capital、Zeev Ventures、TLV Partners、American Express Ventures、Nationwide Insurance、Redpoint。迄今獲得3輪的股權投資,獲投1.31億美元。

5. 行動保險管理

Getsafe成立於2015年,總部位於德國,創辦人為Christian Wiens和Marius Blaesing。Getsafe是行動優先的保險公司,客戶可以在智慧手機上方便地了解、購買和管理保險,無需任何文書工作。在當前快速的生活步調,其可允許客戶隨時隨地在幾秒鐘內更換保險內容,在理賠方面亦可直接透過應用程式完成。該企業最近一次的獲投資訊,於2019年6月5日再獲得1,700萬美元的A輪投資,投資人包括CommerzVentures GmbH、Earlybird Venture Capital。迄今獲得3輪的股權投資,獲投2,289萬美元。

6. 終身/年金

Singapore Life成立於2014年,總部位於新加坡,創辦人為Ray Ferguson。Singapore Life是一家線上網站經營人壽保險業務的企業。該企業的智慧化承保平台,可以有效提高報價效率以及通過率,節省時間,降低費用並進行更精準的核保,有助於提升該企業的承保能力。該企業於2019年7月1日再獲得9,000萬美元未揭露輪次的投資,Sumitomo Life Insurance Company為本輪次的投資人。迄今獲得5輪的股權投資,獲投1.7億美元。

7. 租屋者/房東

TheGuarantors成立於2015年,總部位於美國,創辦人為Clement Miglietti和Julien Bonneville。TheGuarantors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其為住宅和商業、房地產專業人士及其居民和租戶提供創新的保險產品和金融解決方案。該企業提供的擔保服務,能幫助租屋者保險和房東保險的分配以及租賃違約保險計劃,使原本被拒絕的租屋申請化為可能。該企業最近一次的獲投資訊,於2019年2月再獲得1,500萬美元的B輪投資,投資人包括Alven Capital、Partech、Silvertech Ventures、White Star Capital、MMC Technology Ventures、Global Founders Capital。迄今獲得3輪的股權投資,獲投2,670萬美元。

8. 汽車保險理賠

Snapsheet成立於2010年,總部位於美國,創辦人為Brad Weisberg和CJ Przybyl。Snapsheet的雲端軟體被汽車保險公司用於引導用戶搜集現場的照片和訊息。該企業將智慧型手機、照片、遠程訊息處理和機器學習等整合到平台上,協助保險公司能更快地處理理賠事項,同時讓客戶能快速地得到賠償,讓車子得以維修。該企業最近一次的獲投資訊,於2019年5月20日再獲得2,900萬美元的E輪投資,投資人包括Sedgwick Claims Management Services、Liberty Mutual Insurance、F-Prime Capital、Nationwide Ventures、State Auto Labs、OCA Ventures、Tola Capital。迄今獲得5輪的股權投資,獲投6,693萬美元。

9. 共享經濟

Slice Labs成立於2015年,總部位於美國,創辦人為Ernest Hursh、Stuart Baserman、Tim Attia。Slice Labs是科技保險初創企業,其著眼為「按需經濟」從業人員提供保險。Slice Labs整合了科技、設計和數據,幫助按需經濟中的客戶僅僅在需要時購買保險,不必按年買保險。另外,Slice讓用戶不必再回答各種問題,簡化冗長的申請過程。該企業最近一次的獲投資訊,於2018年9月26日再獲得2,500萬美元的A輪投資,投資人包括Grupo SURA、Veronorte、XL Innovate、Munich Re Ventures、JetBlue Technology Ventures、Horizons Ventures、Sompo Japan Nipponkoa Insurance、The Co-Operators Insurance Group。迄今獲得3輪的股權投資,獲投3,550萬美元。

10. 汽車保險比價

CoverHound成立於2010年,總部位於美國,創辦人為Basil Enan、Joel Hayhurst和Rory Joyce。CoverHound為消費者提供購買汽車保險的平台。該企業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最佳汽車保險費率的透明途徑,其提供了明智的建議和客製化報價,能滿足客戶個人化保險產品的需求,並以合適的價格購買合適的保單。該企業最近一次的獲投資訊,於2019年1月29日再獲得5,800萬美元的D輪投資,投資人包括Mitsui Sumitomo Insurance Company、Chubb、Aflac Corporate Ventures、Hiscox。迄今獲得7輪的股權投資,獲投11億美元。

11. P2P保險

Lemonade成立於2015年,總部位於美國,創辦人為Daniel Schreiber和Shai Wininger。Lemonade的第一個保險產品是提供房東和房客之間的租屋保險,其在人工智慧技術的運用(透過聊天機器人和機器學習來更快地減少文書工作和處理理賠),讓公司和客戶之間的交流實現自動化達到加快申請流程的成效。該企業最近一次的獲投資訊,於2019年4月11日再獲得3億美元的D輪投資,投資人包括Thrive Capital、General Catalyst、Allianz、GV、OurCrowd、Inventure Partners、SoftBank。迄今獲得6輪的股權投資,獲投4.8億美元。

12. 駕駛人行為追蹤的保險

Root Insurance成立於2015年,總部位於美國,創辦人為Alex Timm和Dan Manges。Root Insurance 是汽車保險新創企業。該企業主要用智慧手機來追蹤駕駛人的行為。透過智慧手機的感測,Root Insurance 可以掌握駕駛人路線規律性和轉彎速度等行為,進而辨識該駕駛人是否屬於「安全駕駛行為」,並根據「安全駕駛行為」的判定,給予該名駕駛人保費的報價。該企業最近一次的獲投資訊,於2018年8月22日再獲得1億美元的D輪投資,投資人包括Scale Venture Partners、Ribbit Capital、Redpoint、Tiger Global Management。迄今獲得4輪的股權投資,獲投1.78億美元。

13. 寵物保險

Figo Pet Insurance成立於2013年,總部位於美國,創辦人為Rusty Sproat。Figo Pet Insurance從寵物醫療記錄切入,透過分析寵物醫療支出數據,建立一種更為精確的保險模式。為了增加用戶在平台的黏著度,其會提供一些關於寵物生活方式的建議。該企業利用雲端技術的力量創造了Pet Cloud,目的在為飼主提供管理寵物生活所需的工具。此外,Pet Cloud還提供了一個位置查詢器,提醒飼主留意任何可攜帶寵物的服務(諸如獸醫、寵物酒店、美容店)。該企業最近一次的獲投資訊,於2018年3月14日再獲得500萬美元的A輪投資,投資人包括HCS Capital Partners。迄今獲得3輪的股權投資,獲投1,300萬美元。

綜合上述個別領域的亮點個案,本研究發現人工智慧技術已受愈來愈多保險業者使用,無論是客製化保險商品、客戶行為追蹤、自動化保險業務流程等,都使用了機器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預測分析等人工智慧的核心技術,以優化保險業務的服務。

四、結論

保險科技在眾多夾帶著科技應用力的新創企業驅使下,快速的成長,就早期投資趨勢來看,獲投件數和金額逐年在成長;同時,就獲投階段來看,其有很多新創企業發展的空間

透過次領域的亮點個案我們發掘到,在物聯網、數據分析、以及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之下,其慢慢優化了保險業的業務流程。物聯網提升保險業資料蒐集的能量,數據分析精進保險業訂價和理賠的決策,人工智慧強化了資料分析的能力,從結構性進階到非結構性資料,亦提供預測分析的成效。整體而言,從非結構性資料的判斷,到財產狀況和受保人行為的分析,最終用於保費的定價和快速的理賠,在在顯示科技的應用帶來保險業者和投保客戶有雙贏的局面。未來,在科技快速發展之下,將為保險業帶來更多效益上的提升。

參考資料

1.        CB Insight(2016), “nsurance Tech Rising: 135+ Insurance Startups Across P2P, Life, Commercial & More in One Chart”, https://pse.is/JSYXT。

2.        CB Insight(2019),“Unpacking The Insurance Tech Landscape”, https://pse.is/HWNVG。

3.        thinkfintech(2017),“您必須知道的五家INSURTECH公司”, https://ppt.cc/fxpRmx。

4.        Zi媒體(2017),“當我們還在鏟屎的時候,他們卻在鏟黃金..”, https://ppt.cc/fXuuKx。

5.        每日頭條(2016),“Slice Labs 獲得39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為按需經濟量身打造保險”, https://pse.is/MEUDP。

6.        每日頭條(2016),“Snapsheet獲2000萬美元C輪融資,快速處理保險索賠流程”, https://pse.is/JGK97。

7.        每日頭條(2017),“P2P物業保險Lemonade獲軟銀領投,谷歌、紅杉和安聯參投1.2億美元”, https://pse.is/MPF7E。

8.        每日頭條(2017),“面向中小型企業提供在線保險服務,Next Insurance獲2900萬美元A輪融資”, https://pse.is/GTR56。

9.        每日頭條(2018), “新加坡40年來首張人壽保險牌照:Singapore Life”, https://pse.is/DXQCS。

10.        數位科技(2018),“金融科技獨角獸Oscar如何重塑醫療保險消費體驗?”, https://ppt.cc/fhGdqx。

11.        獵雲網(2019), “汽車保險創企Root Insurance獲3.5億美元E輪融資,估值達36.5億美元”, https://pse.is/LAKZH。

 

相關熱門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