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領域:4月焦點6】去去新冠走! 淺談COVID-19如何影響新創的人力聘僱與發展前景
本文將以PitchBook與Crunchbase之研究為基礎,針對COVID-19對新創企業的人力聘僱動向以及10個可能受影響的科技新創應用領域(包括:醫療零售、食品科技、運輸科技、物聯網、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保險科技、金融科技、供應鏈科技、雲端軟體和IT運維整合、資訊安全)進行影響分析。
一、COVID-19對新創人力雇用的影響
Crunchbase在2020年4月10日依據Human Interest (幫助中小企業創建退休計畫服務之新創企業)共同創辦人Roger Lee對全球(主要地區為加拿大)的科技創業公司裁員人數所做的追蹤數據,進行新創企業裁員的研究報導。
根據Lee的數據,自2020年3月11日至4月7日間,累計有204家新創公司裁員了16,229名員工。目前裁員的步伐還未停歇,預估最壞的時刻尚未到來。此外,關於地區分布,根據Lee的數據,舊金山灣區新創企業裁員人數,占整體比例最高,約為1/3。其他裁員重災區包括:紐約、波士頓、洛杉磯和奧斯丁。
資料來源:Crunchbase,2020-04-10。
圖6-1 2020年3月11日至4月7日間因疫情導致新創裁員概況(整體趨勢)
資料來源:Crunchbase,2020-04-10。
圖6-2 2020年3月11日至4月9日間因疫情導致新創裁員概況(依地區)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多數城市中,受災最嚴重的應用領域是因為政府「就地避難」(shelter-in-place)命令而受到影響,其包括食品、旅遊、健身、房地產、運輸,零售和人力資源等。Lee估計約有64%或2/3的裁員可直接歸因於政府就地避難命令,剩下的1/3則是因COVID-19導致資金供給枯竭所致。
資料來源:Crunchbase,2020-04-10。
圖6-3 2020年3月11日至4月9日間因疫情導致新創裁員概況(依應用領域)
二、COVID-19對10個關鍵應用領域新創的影響
除上述整體趨勢分析外,PitchBook 2020年3月6日的研究告中亦針對醫療零售、食品科技、運輸科技、物聯網、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保險科技、金融科技、供應鏈科技、雲端軟體和IT運維整合、資訊安全等10個可能受到COVID-19影響的新創應用領域進行分析,以下依序10個領域的分析進行重點摘要說明。
1.醫療零售(Healthtech & wellness)
(1)範疇描述-包含提供醫院或醫生辦公室之外的消費者保健產品和服務相關服務的公司。這些公司提供B2C產品,如:針對消費者的預防和監控工具、膳食補充劑以及其他新興產品。患者在家進行保健與護理(例如:遠程醫療、血液檢測、基因組檢測),比起去醫院診所更具靈活性和便利性。
(2)主要產品類別-虛擬健康/醫療、行動和數位健康/醫療、生物偵測之可穿戴設備、膳食補充以及各種體學(-omics)(例如基因體學、蛋白質體學、微生物體學、代謝體學)和客製化藥品。
(3)要點分析-在冠狀病毒疫情爆發期間,對美國遠距醫療新創的服務需求激增,主要是受益於聯邦政府放寬以遠距醫療對老年醫療患者服務限制,以及醫療保險暫時豁免遠距醫療費用。如:遠端醫療平台(如:98point6和Amwell) 的虛擬診所訪問量提升約40%。此外,新冠病毒疫情的爆發,從2019年12月29日到3月1日之間應用心理諮商App與線上健身App的次數也增加30%,隨著遠距醫療的使用率成長,冠狀病毒危機可能會促進遠距醫療的長期發展。
2. 食品科技(Foodtech)
(1)範疇描述-該領域包括改變飲食消費方式的創業公司,例如:降低搜尋、購買、配送、準備和消費成本等模式。
(2)主要產品類別-無人廚房、線上零售店、應用程式市集、物流機器人、廚房科技與機器人。
(3)要點分析-由於政府限制民眾活動範圍,餐廳關閉、消費者隔離不斷擴大,Instacart(零售配送)、Farmstead(零售配送)、DoorDash(食物配送)和Drizly(酒精飲料配送)等外送平台類型企業在行銷服務上業務量大增。無論是因隔離而需要民生物資,或是消費者日漸習慣外賣,預期該市場將出現永久性擴張,這可能會增加投資者對食物科技生態系的興趣。此外,廚房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可解決長期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例如:節省勞動力成本與提高客製化),但不會立即產生影響。
3. 運輸科技(Mobility tech)
(1)範疇描述-該類科技應用包括提供顛覆性運輸、汽車和航運之技術和服務的公司。隨著數位經濟、行動通訊、電動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的推出,新的商機不斷出現;例如:低成本或對消費者和企業更方便的運輸解決方案。
(2)主要產品類別-自動駕駛汽車、共享、微行動工具(電動滑板車、滑板)、聯合車隊管理、快遞、電力驅動化、汽車商務和城市空中交通。
(3)要點分析-汽車製造為中國投資的主要風口之一,受疫情影響其核心業務已完全關閉或急速降溫;此外,消費者購車大幅下滑,對行動科技新創的投資亦受到影響。預計該領域的交易和估值將大幅下降,較小型的供應商將面臨倒閉危機(滴滴出行的活躍用戶減少了50%以上,該公司已暫停其在50多個市場中的服務)。同時,美國Uber和Lyft暫停服務。除需求下降外,車輛消毒和支付病假相關的成本增加(例如:薪資、保險),除運送方式多樣化的移動平台(運送食物)外,預期共享模式的公司募資將更加困難。此外,由於資金與活動受限,各式測試行為停擺,自動駕駛汽車短期受負向影響,長期則保持不變。
4. 物聯網(IoT)
(1)範疇描述-將實體場域和設備連接到網路以進行數據收集和分析的技術;例如:已連接網路的醫療設備。
(2)主要產品類別-數位醫療、智慧城市、行動通訊、工業物聯網(IIoT)
(3)要點分析-CVC和大型企業是物聯網投資的主力,網絡安全和與舊系統的整合問題,限制解決方案的採用,採用物聯網解決方案的企業比例長期低於20%;遇到外在衝擊,企業可能削減這方面的投入。預期2020年由於COVID-19造成需求減少,對投資回報率不確定性高的長期投資將減少,而使主流IIoT的採用將被延遲數年,唯已證明可減少勞動力投入和提高生產效率來節省成本的物聯網項目,仍可穩健發展。關於遠程監控以及COVID-19症狀檢測的新創部分,因其得以緩解醫療系統壓力,減少醫療人員需求的壓力,以及醫護的感染風險,故能提出解決方案的新創正處於風口。智慧城市平台方面,則有機會可提高應對疫情的能力。例如:感染追蹤和社區疾病傳播管理,協助購物等,也有機會獲得資本市場關注。
5. 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AI & ML)
(1)範疇描述-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運算科學領域,致力於創建基於預測模型做出決策的智慧機器。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ML)可視為是AI的一個子領域,旨在使計算機能夠進行迭代學習,改進預測模型並從數據中找到洞見而無需進行明確編程。
(2)主要產品類別-AI+健康醫療、AI+金融、AI+工業(IAI)、AI+機器人或自動化。
(3)要點分析-AI是一項長期趨勢,但由於經濟放緩導致企業削減成本,這可能會增加該領域投資動機;疫情對製造業和實體零售業的打擊最為嚴重,因此AI+機器人應用的詢問有所增加,特別是中國市場。
展望未來,短期間企業裁員將不可避免,但對於機器人參與製造流程自動化和應用AI助手支援銷售,市場接受度可望提升。另醫療保健+AI的應用將會成長,為公共衛生可能發生的風險做準備,將AI部署到了COVID-19的檢測,診斷和治療中,有助於降低醫療系統人力的負擔。
6. 保險科技(Insurtech)
(1)範疇描述-該領域的新創企業通常直接面向客戶出售保險,或是向保險業者出售技術和服務。
(2)主要產品類別-保險直接銷售,例如:產險、意外險、醫療與壽險;對保險業者進行技術推動,如:客戶獲取、承保、理賠評估等。
(3)要點分析-保險業者對理賠自動化和疾病風險評估的需求不斷成長。由於COVID-19危機,保險公司面對理賠件數大幅增加情形,這可能是推動理賠自動化和詐欺管理技術的催化劑,間接提升投資方對風險分析技術的興趣。另一方面,預期人壽保險公司受到立即性影響,為因應疫情降低利率以及大量傷亡,使壽險保單提早支付,此情形對人壽保險公司的現金流量來說是種威脅。
7. 金融科技(Fintech)
(1)範疇描述-該領域主要指透過線上或其他數位科技向消費者和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公司。
(2)主要產品類別-貸款、證券市場、銀行業務、支付、投資。
(3)要點分析-基於防疫心理,降低感染機率,數位支付與行動支付方式受到提振(當然這可能也使信用卡使用率提升);在此環境下,預期利用生物識別進行授權的行動支付,採用率將獲得提升。而由於跨國移動行為減少以及失業人數的增加,金融交易(如匯兌)將大大放緩;從事跨國交易服務的提供者將受到不利的影響。然而預期隨著危機的緩解,這些服務將會恢復。
理財機器人面臨巨大挑戰:股市下跌導致資產管理規模減少,在景氣好時可進行的策略較豐富,經濟低迷時期表現如何,則可能是首次的大考驗。關於中小企業放款,由於信貸違約率上升和證券市場降溫下,企業停業和失業率上升可能導致專注於小型企業和消費者貸款的金融科技公司出現嚴重的信貸違約和損失。
8. 供應鏈科技(Supply chain tech)
(1)範疇描述-該領域主要包括提供供應鏈管理和運營方式的技術和服務公司。
(2)主要產品類別-企業級供應鏈管理軟體、貨運技術、倉儲技術和最後一哩路的交付服務。
(3)要點分析-由於疫情造成停工或是貨運受阻,導致供應鏈中斷;然而供應鏈中斷反而凸顯供應鏈技術的重要性,這些技術可幫助確保業務穩定,減輕經濟衝擊的影響。預期短期內VC對供應鏈技術投資可能下滑,然而以長期來看,則有可能促進對供應鏈技術的投資。
另一方面,供應鏈的可視化技術,如管理員工、零件組件和產品從製造到交付過程的管理與監控的可視化,能使公司能夠識別異常並對異常做出快速反應;因此,風險管理和交付技術相關新創可能在疫情期間中受益。
隨著消費者對家居用品的需求增加,零售和醫療供應鏈受到了壓力。靈活的倉庫管理有助於零售商對商品的調度,保持穩定的運營績效;是以倉儲新創公司也可能在疫情期間獲益。
除上述方向外,最後一哩的交付應用需求則是機會與風險並存。隨著政府隔離措施的生效,線上購買與交付需求激增。然而透過降低餐廳佣金以及補貼運費方式吸引消費者,為競爭激烈的行業帶來利潤壓力。
9. 雲端軟體和IT運維整合(Cloudtech & DevOps)
(1)範疇描述-該領域包括關注於協助開發人員和IT團隊構建、運行和管理軟體應用程序,並提供產品和服務的機會。
(2)主要產品類別-通訊協作工具、軟體構建工具、軟體部署和管理工具以及IT管理工具。
(3)要點分析-軟體開發、IT運營和品質保障(檢測)是與全球衝擊隔絕的行業之一。軟體開發是關鍵任務,快速調整以因應的需求環境,可能導致新創公司調整產品與服務發展方向的投入增加,尤其是線上服務的產品與平台。有鑑於疫情對經濟產生衝擊,可能會「適度」減少需求,潛在的長期衰退心理可能會使預算收緊,降低軟體開發團隊人員的成長,並促使團隊更依賴開源工具,減少對付費工具的支出。短期下軟體營銷機會下降,但軟體應用與開發仍是企業數位化過程必須具備的。
觀察產業工作型態,軟體開發工作人員往往具有高度的移動性,遠程工作解決方案能幫助現有客戶和吸引新用戶;另一方面,隨著遠端工作量增加,更多資訊通過雲端數據中心傳輸,數據保護和安全性須更加重視。因此,在WFH(Work From Home)需求增加下,部分軟體開發業者將受惠,預期數據保護將被視為關鍵重點。
10. 資訊安全(Infosec)
(1)範疇描述-該領域包括技術和服務的供應商,其服務可以保護企業免於資安威脅。
(2)主要產品類別-網絡安全、端點安全、應用程序安全、身份和訪問管理以及安全操作。
(3)要點分析-由於資安是IT支出的一部分,預期IT支出成長受壓抑下,可能會間接影響對資安投入;但若企業擁有健全的財務體質和客戶關係,仍將維持成長趨勢。然而隨著防堵疫情所需,資訊的散播使得網絡釣魚現象增加,此現象有助於提供圍堵網絡釣魚新創的成長。整體來看,經濟放緩使新創估值受壓抑,短期成長機會小,資安新創可以較低的估值來進行募資或尋求併購,持續生存與發展。
三、小結
新創企業在早期階段,主要資金受投資者支持,不太可能擁有大量收入,也可能無法盈利;疫情升溫將造成需求疲軟、客戶稀少,難以在生產、運營和銷售有好的表現,但對於遠距與數位化產品的營運則有加速發展的作用。
有鑑於疫情使消費者活動降溫,實體零售業可能很難找到投資。近期投資者偏好提供長期SaaS合約且能進行遠端服務的新創。另外,非傳統和跨領域的基金投資者/LP(例如:養老基金、對沖基金、公司投資部門)短期間會重新審視投資組合與其他優先事項,預期到創投基金的募資與投資步伐可能會較慢。而已經完成多輪募資進入後期募資階段的創業公司,預期其估值下降幅度最大,因為相對於公開市場而言,它們的估值更高(金流如果出現困難還可能要有應對清算的準備),可能使後期大型募資交易更難完成。但是體質好的公司可能會更容易獲得貸款以及收購的機會。
參考資料
1.CBinsight (2020), “Will Covid-19 Impact Investment In Startups And Tech?”, 2020/01/31, https://reurl.cc/lVZnvv
2.CBinsight (2020), “How Covid-19 Could Impact Startup Funding”, 2020/03/17, https://reurl.cc/xZ1eLN
3.Mary Ann Azevedo (2020), “T Layoff Data Report: Startups Under Fire Amid COVID-19 Pandemic”, Crunchbase, 2020/04/10, https://reurl.cc/oLZmrl
4.PitchBook (2020), “The Ripple Effects of COVID-19 on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20/03/06, https://reurl.cc/O1EQ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