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與產經政策】香港數碼港擬化身「跳板」 四招助新創闖大灣區
科技新創企業在創立前期總經歷「死亡之谷」,身為創科搖籃的數碼港一直推出多項創業基金並與不同投資者合作,免得新創在尋找資金耗用太多時間。數碼港主席林家禮接受星島日報專訪時表示,隨着國家推展大灣區規劃,數碼港將化身跳板,推出四招幫助新創企業打入中國市場,主要措施包括引進更多灣區投資者與數碼港創業投資基金一起合作投資新創企業;加強新創與企業對接;與大灣區大學加強合作;以及將內地重要龍頭企業或有潛力新創引進數碼港。
首要解決是資金問題,讓新創企業專注研發與擴展業務。首先,數碼港會引進更多灣區投資者,與投資創業基金一起合投新創,好處是一旦投資者投入新創,會自動給予許多支援,包括處理稅務及法規的問題,亦會從旁協助輔導。近來數碼港在取得政府的三億撥款後,更新增了「海外及內地市場推廣計畫」 (MDSS),為每間籌得少於一千萬美金的新創,提供最多二十萬港元的財務資助,帶他們參加經貿考察團及展覽會,並有落戶海外或內地的配套服務。
第二是透過已經建立的數碼港企業網絡 (CEN),加強新創公司與企業對接,有助新研發的技術成果發揚光大。林家禮解釋,創新方案要有實際用家,與傳統企業對接十分重要:「如從事保險科技,一定要同一家保險公司對接,可以是中國平安保險,這樣就更易入深圳市場。另外專注金融科技的新創,如可跟深圳十大企業招商銀行合作,必定事半功倍。」
此外,數碼港亦積極與大灣區內的大學加強合作,包括深圳大學與中山大學。他強調雙方關係不僅限於一紙合作備忘錄,反而着重將大學科研成果帶港,亦希望大學可與香港新創合作研發,並透過兩地交流發掘更多未來創科人才。林家禮亦分析,內地同樣希望爭取香港投資資金及與國際市場對接,認為數碼港在這方面亦有重要角色。
第四,香港數碼港正積極引進中國重要龍頭企業或有潛力的新創企業。例如包括中國首家取得互聯網牌照的「眾安保險」加入數碼港社群。
參考來源:星島日報 (https://ppt.cc/f89K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