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與產經政策】中國P2P網貸風暴,當局順勢整頓行業、強化全國統一監管力度
2018年8月6日有數千名因P2P惡性倒閉而血本無歸的「金融難民」,湧入北京向銀保監會陳情抗議,讓中國當局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從債務人管理、平台整頓到債權的安排等,接連相繼推出相關因應、管理措施,揭示中國P2P網貸進入全國統一監管時代的來臨,且未來一段時間將不再有新設網貸機構誕生。
據中國「網貸之家」日前發布的報告,7月中國P2P網貸行業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明顯增加,新增165家問題平臺,53家停業轉型平臺。截至2018年7月底,問題平臺歷史累計涉及的投資人數約111.9萬人,涉及的貸款餘額達777.6億元(約新台幣3,500億元)。
防範P2P網貸平臺借款人惡意逃廢債
面對P2P網貸風險接連爆,中國當局首先對借款人惡意逃廢債做出防範措施。中國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於2018年8月8日發佈「關於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債資訊的通知」指出,近期P2P網貸機構風險頻發,部分借款人藉機「惡意逃廢債」,等待P2P平臺資金鏈斷裂倒閉,從而逃脫還款義務,進而加劇P2P平臺的風險。因此該通知要求各地根據所掌握的訊息,上報藉此次風險事件惡意逃廢債的借款人名單,將會把這些逃廢債訊息納入徵信信系統和「信用中國」數據庫,作為對逃廢債行為的制約。「信用中國」是中國政府褒揚誠信、懲戒失信的總視窗,官方將失信人的資料在平臺上公告,並對失信人祭出懲戒,從限制消費,影響搭乘公共運輸系統,至子女入學及就業等。
P2P網貸危機的十項舉措
中國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召開網貸機構風險處置及規範發展工作座談會,2018年8月13日媒體報導提出應對網貸風險十項舉措,分別為:
1.暢通出借人投訴維權管道。網貸機構建立溝通機制,提高經營的透明度。地方政府設立溝通視窗,解釋政策、回應訴求。
2.開展網貸機構合規檢查。引導機構合規經營和健康發展。
3.多措並舉緩釋風險。指導網貸機構通過兼併重組、資產變現、與金融機構合作等多種市場化手段緩釋流動性風險。
4.壓實網貸機構及其股東責任。已退出機構要依據破產法、公司法及有關監管要求制定清盤兌付方案,股東依法負連帶責任,有關部門監督執行,切實提高債務清償率。
5.規範網貸機構退出行為。建立報備制度,明確退出程式,規範資產處置和債務清償,確保出借人合法權利不受侵害。
6.依法從嚴從重打擊惡意退出的網貸平臺。緝捕外逃人員,加大法律懲處力度,形成有效震懾。
7.加大對惡意逃廢債行為的打擊力度。將惡意逃廢債的企業和個人資訊納入征信系統和“信用中國”資料庫,開展失信聯合懲戒。
8.加強金融基礎知識普及工作。説明群眾準確分辨非法吸儲、集資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增強投資風險識別能力和審慎意識。
9.引導出借人依法理性維權。依法打擊造謠、煽風點火、聚眾鬧事等非理性、超越法律界限的維權行為。
10.嚴禁新增網貸機構。各地要禁止新註冊網路金融平臺或借貸機構,加強企業名稱登記註冊管理。
P2P網貸平臺的營運調查108條
接著中國全國P2P網路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 全國網貸整治辦)於2018年8月18日公佈全國監管標準統一的「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合規檢查問題清單」,這意味中國P2P網貸走向全國統一監管標準時代,避免地區性不同的監管力度造成監管套利或過度監管問題,該清單共有36大項、108條細則,被簡稱為「108條」,此檢查包括機構自查、自律檢查和行政核查三部分,檢查10大重點:
1. 是否嚴格定位為資訊仲介,有沒有從事信用仲介業務;
2. 是否有資金池,有沒有為客戶墊付資金;
3. 是否為自身或變相為自身融資;
4. 是否直接或變相為出借人提供擔保或承諾保本付息;
5. 是否對出借人實行了剛性兌付;
6. 是否對出借人進行風險評估並進行分級管理;
7. 是否向出借人充分披露借款人的風險資訊;
8. 是否堅持了小額分散的網路借貸原則;
9. 是否發售理財產品募集資金(或剝離到關聯機構發售理財產品);
10. 是否以高額利誘等方式吸引出借人或投資者加入。
此外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於2018年8月29日發布「P2P網路借貸會員機構自查自糾問題清單」(下稱“自查清單”),區別於全國網貸整治辦的108條清單,自查清單一共119條,但大體內容一致。
截止到8月底,中國各地正在加速展開網貸自查工作,包括北京金融工作局、上海金融辦、四川省金融工作局、北京互聯網金融協會、上海互聯網金融協會相繼宣佈啟動P2P網貸平臺合規自查、檢查工作。
中國各地政府之網貸調查工作
城市 |
網貸調查工作重點 |
上海 |
上海市互金整治辦、網貸整治辦8月28日召開會議,部署啟動P2P網貸機構合規檢查相關工作。此次合規檢查將以國家網貸整治辦下發的清單所涉及108項為主要內容。 |
北京 |
8月24日,北京金融工作局發佈《關於啟動在京註冊P2P網路借貸機構自查工作的通知》指出,即日起啟動P2P網路借貸機構自查工作。 隨後,北京互金協會發佈“關於北京P2P網路借貸行業合規自律檢查工作的公告”表示,協會將於2018年9月10日至11月30日期間,對北京市P2P網路借貸機構開展行業合規自律檢查。 |
四川 |
8月28日,四川省正式啟動P2P網路借貸機構合規檢查工作。四川省金融工作局發佈公告稱,合規檢查分為機構自查、自律檢查、行政核查三個階段,按步驟有序推進,將於今年年底前完成。 |
資料來源:姚露,新一輪網貸整治開啟:全國統一口徑 多地展開自查,中國新聞網,2018.09.07
四大資產管理公司(AMC)介入化解P2P風暴
面對問題平臺的債權問題,媒體報導,中國銀保監會要求四大資產管理公司(AMC)協助化解P2P。此四大AMC是指1999年時成立的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中國當年成立這四家資產管理公司是為解決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長期存在的呆壞帳問題,由這四家AMC各自承接處置對口銀行的不良資產、呆壞帳風險。面對此次P2P網貸風暴,市場預期AMC將從幫助收購債權或託管問題平臺方面著手,但AMC介入仍有不少法規和成本收益問題,預料成效有限,金融難民因此拿回投資金額的機會不大。因為當前中國尚未開放AMC可以直接收購個人不良資產或不良債權,而目前P2P網貸中的大量問題資產是個人債權;若借款人若為中小企業,則往往存在多頭借貸或債權債務關係負責等情況,該等企業資產價值有限,AMC若收購,恐不敷成本效益。
參考來源:
聯合報、中國新聞網、網貸之家、新華網、奧盛金融(簡淑綺整理)
網址:
2.重磅!網貸整治辦發全國統一P2P合規標準,列108條問題清單
5.新一轮网贷整治开启:全国统一口径 多地展开自查
6.傳中國銀保監會召集四大AMC開會化解P2P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