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旅遊科技投資回顧及未來展望
近五年旅遊科技新創募資概況
自2013年起,全球旅遊科技所獲投件數共1,300件,股權投資金額總計約150億美元。2017年截至11月10日為止,共有302家新創企業獲投,CB Insights預測本年度獲投件數可望攀升至351家,有機會創下近五年來最高獲投件數及金額。2017年最大投資案為沙烏地阿拉伯主權財富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PIF)對私人太空公司Virgin Galactic以及其子公司宇宙飛船公司、Virgin Orbit所投資的10億美元,其次則為Airbnb於今年第一季的F輪投資4.47億美元。
資料來源:CB Insights
近五年旅遊科技投資概況
近五年以來,投資旅遊科技最活躍的創投依序為500 Startups、Global Founders Capital、Gobi Partners、Plug and Play Ventures、Accel Partners以及Caixa Capital Risc,其中居首位的500 Startups過去五年以來所投資的旅遊科技新創高達16家,主要集中在住宿訂房。以投資新創地區來看,52家中僅19家為美國的新創企業,其餘主要分布在亞洲及歐洲(各14家)。Accel Partners雖然今年尚未有新投資案,但所投資的大多為知名新創企業,包括法國獨角獸BlaBlaCar以及訂房平台HotelTonight。
資料來源:CB Insights
大型企業過去五年投資旅遊科技新創的件數呈現上揚,從2013年的18件、1.54億美元攀升至今年(截至10月23日為止)的67件、17億美元。市場最活躍的投資方如旅遊平台Expedia、旅遊B2B方案供應商Amadeus、連鎖飯店凱悅(Hyatt Hotels)以及法國雅高酒店集團(AccorHotels)等。2017年最大宗投資案即為Expedia以3.5億美元投資印尼獨角獸Traveloka。以單一年度投資件數而言,2017年投資最多旅遊新創的為騰訊,本年共投資七件,Amadeus Ventures則以五件的投資件數緊追在後。
資料來源:CB Insights
下圖為全球目前最活躍的四大線上旅遊業者(OTA)目前的投資併購版圖。以使用者人數來看,Tripadvisor居冠,Expedia、The Priceline Group和攜程則在總訂單額上則各踞一方。隨著旅遊新創近年崛起,Airbnb正快速擴張市場版圖,四大線上旅遊業者面臨更多威脅挑戰,因而紛紛藉著併購及投資旅遊新創來鞏固地盤、拓展業務。如攜程收購Skyscanner、Expedia投資Traveloka即出於此動機。其中Expedia和Tripadvisor為最活躍的兩家OTA,併購投資案達十件,攜程八件、Priceline七件。
旅遊科技市場版圖
旅遊科技市場版圖目前大致可分為以下幾個區隔:
除了最基本的訂房搜尋網站、旅遊數據分析軟體之外,近年來共乘服務和房屋租賃已出現多家獨角獸,因此智慧行李、導遊服務及在地觀光活動資訊、客製化豪華旅遊相較之下為旅遊科技目前仍可大展拳腳的區塊。
資料來源:CB Insights
客製化豪華旅遊可細分為豪華假期規劃、豪華度假租屋、私人小飛機訂購服務等。Airbnb於今年六月宣布將搶攻豪華度假市場後,雅高酒店集團也開始優化所併購的豪華度假租賃平台Onefinestay所提供的服務,顯示傳統酒店和旅遊新創爭搶豪華旅遊市場的決心。另一方面,近年來已多家豪華租賃平台陸續獲投,如Luxury Retreats在被Airbnb併購之前即從iNovia Capital獲得1,600萬美元的投資;法國新創Le Collectionist也獲得1,000萬美元的B輪投資,顯示豪華旅遊市場持續受到矚目。
在地觀光活動包括導覽、當地導遊的訂購平台、接待服務、行程推薦網站,太空旅遊也算在此塊市場內。近年來,在地觀光旅遊表現亮眼,2016年全年度的投資額高達1,350億美元,因而吸引各知名創投如Kholsa Ventures、紅杉資本、KKR、Goldman Sachs投入,柏林的觀光旅遊平台GetYourGuide今年已募資7,500萬美元,新加坡的Klook也成功募資6,000萬美元,其他如PlacePass、Trip Guru、TourRader、WithLocals皆陸續於今年成功完成募資。
智慧行李包括USB電源供應、充電、GPS位置追蹤等面向,比較特別的是做智慧行李的旅遊新創大多會從群眾募資開始進行市場測試,知名的「機器人行李」如主打全球第一個可移動/騎乘的行李MODOBAG,在Indiegogo募資金額超過70萬美元;TravelMate、CowaRobot亦在Indiegogo分別募得74萬和58萬美元,顯示消費市場期待智慧行李能有所作為。
2018年旅遊科技展望
展望旅遊科技未來前景,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皆拓展了旅遊科技的可塑性。如智慧助理加快訂購流程,追蹤並分析旅遊花費,對於商務旅行的安排控管更為方便(代表新創如Voya,已獲得500 Startups、Global Founders Capital等投資);Amadeus Ventures等創投看好優化搜尋引擎功能,投資了運用機器學習進行價格預測、管理的FLYR,以達到旅遊搜尋引擎商品利潤最大化;雅高酒店集團則投資了聊天機器人,致力於改善旅客經驗。
區塊鏈技術很有可能將為旅遊科技帶來顛覆性的革命。庫存分銷一直是旅遊業發展的核心,然而庫存大多為少數大企業所獨佔。例如途易集團(TUI)正考慮將數據移到私有版本的以太坊(Ethereum),以去除Expedia、Booking.com此類的中間商。Winding Tree則是旅遊科技目前唯一一個開源式公開區塊鏈,有自己的貨幣,使供應商得以重新拿回庫存的控制權,並去除分銷系統中的中間商,唯一的花費來自於支付給礦工、從而獲得系統處理能力。換言之,Winding Tree提供了API開放的另一種可能,未來可使所有旅遊企業得以自行展示庫存、供代理商等進行預訂,讓旅遊業者甚至旅客本身一同參與市場治理,以避免壟斷與獨佔。目前已有多家航空公司陸續加入Winding Tree。然而開放也意味著風險的提升以及更多的分歧,未來人工智慧和區塊鏈技術將會如何影響旅遊科技業走勢,將會是接下來的主要看點。
參考來源:CB Insights、KKnews(楊孟芯摘譯)
網址:
1.區塊鏈技術如何解放旅遊庫存,Winding Tree的嘗試可以有何啟發?
2.Mapping the state of travel 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