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從3D列印到電擊食物,這些新創企業正在形塑烹飪的未來

點閱次數2:768

新創企業正使得居家烹調變得比以往更加自動化、客製化,並提升健康意識。從微波爐的發明到冷凍食品的出現,快速消費品和消費品公司一直在廚房裡進行創新。

但在很多方面,烹飪的基本原理幾十年來沒有改變。人們主要使用“常規”原料(主要是從家畜和植物取得)、烤箱和爐灶來做飯;然而,隨著科技開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破壞性的方式滲透廚房,這一點可能很快就會改變。

次世代原料、機器人設備、新穎的烹飪方法和其他技術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們所吃的東西以及烹飪的方式。

我們從CB Insights平台中找出有潛力形塑烹飪未來的新創企業及科技:

一種新的家庭”廚師”

Moley Robotics創造了一個完全自動化的智能烹飪機器人,能夠精確地製作膳食。該系統採用一條龍膠囊機器人廚房的形式,通過人工智慧訓練“了解”食譜,並使用與主廚一樣的動作來執行。

在家庭用戶模型中,Moley廚房可以通過智慧型手機或系統配備的觸控螢幕進行操作。

一旦用戶選擇了食譜,Moley的機器人手臂就可以用一盤食材烹製食物 – 在封閉的玻璃螢幕後切片、切割和攪拌食材,不使用時,機器人手臂會縮回到本機罩中。

當然,機器人廚房已經滲透到了餐廳,像Momentum Machines、CafeX和Eatsa已使用機器人來實現食品服務環境的自動化。但這三家公司(和其他公司)的系統是以工業化、流水線的方式實現來食品烹飪自動化。另一方面,Moley的系統模仿人類烹飪:機器的機器手臂在普通的檯面上進行烹飪活動,配備在機器人手中的觸覺傳感器就像手指一樣 - 甚至打開或關閉爐子頂部的控制。Moley是第一家將人形烹飪機器人推向市場的機器人公司之一,預計消費者版本將在2018年推出。

然而,據報導Moley售價為10萬美元,不太可能很快地被大規模採用。但烹飪方法較受限、檯面設備較小的機器人在價格上更便宜。以下機器仍僅有原型機,但零售價可能僅數千美元:

Gammachef正在開發一種用於製作一鍋料理的全套系統,包括義大利麵、燉飯或燉菜。用戶將裝有預切食物的條碼塑膠容器裝入機器,並透過App選擇想要的數位食譜(和用餐時間)。機器會在正確的時間將鍋子加熱,並依食譜規定添加食材,並用機器手臂進行必要的攪拌和混合。

Nymble也正在測試一種自動化的一鍋烹飪設備,但有可能成為“機器人個人廚師”。Nymble用戶將從預定的食譜中進行選擇,將食材“餵”到機器中,並依據個人喜好客製香料數量、時間/溫度和醬汁的濃度。未來Nymble打算將這些用戶偏好數據應用在人工智慧系統中,以訓練設備來烹飪適合個人口味的食物。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每個創新都是由製造商作為簡化家庭烹飪的工具來銷售,以使其更快、更容易 - 而不是“打亂”或消除這樣的行為。

新穎和具生態意識的原料

無論是創造合成甜味劑和調味品,還是像Soylent這樣的“替代食品”,新創企業和老牌公司多年來都在不斷調整配料和開發替代食品。

新的食材在商店的貨架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其中許多著重於植物成分或“流行的”香料和口味。例如,在過去兩年募得資金的食品新創公司中,我們已經看到了像辣木、馬卡(又稱祕魯人蔘)和羅漢果(均來自南美和東南亞)的口味。

 除了在產品中使用更多的利基口味和獨特的香料外,一些新創公司正試圖使用大家較不會預期到蛋白質的來源-昆蟲,來代替我們大多數人從家畜中所獲得的蛋白質。以昆蟲為基礎的蛋白質被認為是一種更健康、更永續的動物蛋白替代品,因為昆蟲可以在比牲畜更人性化、更節能的條件下生長。我們已經可以在保健食品商店購買像Six Foods和Chapul這樣的新創公司用蟋蟀為原料所製作的點心。

此外,這些新創正在努力製作以昆蟲為基礎的通用原料:

Entomo Farms是蟋蟀麵粉的批發供應商,人們可以在許多食譜中使用以代替真正的麵粉。由於每四分之一杯蟋蟀麵粉含蛋白質7克,而通用麵粉只有4克,因此在烘焙食品中使用蟋蟀麵粉比典型的麵粉更營養。

Flying SpArk是一家食用昆蟲公司,銷售果蠅幼蟲作為動物蛋白替代品。該公司出售乾燥幼蟲,以及兩個幼蟲蛋白粉和食用油。

甚至還有一家公司幫助消費者培養和收穫自己的蛋白質來源。來自新創Livin Farms的Hive(579美元)是一種全方位的解決方案,用於在家中增加“健康、美味和永續的黃粉蟲”。

但不僅是提供替代蛋白質來源的昆蟲,研究人員和科技公司也正在努力開發工程原料,以完全取代動物蛋白來源。

工程食品(由食用或非食用天然資源經加工製成的食品)

日益發展的細胞農業(cellular agriculture)領域研究人員正在從細胞培養農產品。New Harvest作為該領域領先的501c(3) 研究機構,正在資助大學研究人員使用有機蛋白質和脂肪分子創造諸如牛奶、雞蛋和肉類等食物,而非依靠任何活細胞。為此,研究人員正在複製有機生物過程,例如牛奶通常是藉由使母牛處於泌乳狀態而製成的,但也可以使用基因改變的酵母在分子水平上進行“釀造”。

類似的過程延伸到“培養肉類”的生產中。使用細胞培養物在實驗室中生產培養肉類:科學家可以從雞(或其他農場動物)中提取少量正常細胞,並允許它們體外自然繁殖,在培養皿中浸泡營養液。在細胞繁殖後,科學家們可以將它們暴露在額外的營養物質中,操縱其大小和蛋白質含量等特性;然後可以將收穫所獲得的細胞調味、煮熟和消費,就像任何其他無骨的加工肉一樣,“養殖”肉類比傳統的畜牧業更簡單,所耗資源更少。

根據New Harvest,細胞農業的另一個令人興奮之處是設計和調校你所製作食物的能力,例如用更少的飽和脂肪和更多的不飽和脂肪、沒有乳糖的牛奶,或沒有膽固醇的雞蛋肉。

在之後所討論的一些新穎的食物生產和烹飪方法的幫助下,我們可以將更多精心調製的定制食物融入個性化飲食中。

次世代烹飪方法和工具

對於那些仍然用過時(無機器人)方式烹飪的人來說,AR / VR技術提供了像專業廚師一樣學習烹飪的新方法。例如,使用Apple的ARKit開發的AR app可以讓您藉由耳機虛擬地閱讀食譜。在VR中,你可以觀看烹飪教學影片,或看看你烹調的食材將如何變成一道菜。

對於那些對使用AR / VR學習烹飪基礎知識不感興趣的人來說,新的烹飪設備正在改變家庭廚房中可以做的事情,例如舒肥(Sous vide)的烹飪方式,一些科技公司認為,高端烹飪技術可以提供一個自動化一條龍的餐飲創作方式。

Mellow是一個“廚房機器人”,提供許多像Gammachef和Nymble這樣的公司所吹捧的相同優勢,包括App內的配方、無線設備控制和隨著時間經過,運用AI來客製化所偏好的飲食口味,但Mellow有內建舒肥烹飪功能。

使用Mellow的系統,烹調者可以告訴Mellow(透過App)你想煮什麼,以及喜歡怎麼煮,一旦用戶將配料倒入機器,Mellow就知道把食物放在水浴中的那一刻該怎麼做。

Mellow和其他舒肥設備的差別在於製冷功能:其冷卻功能使食物在準備烹飪前可以儲存在設備中,而不是冰箱。該設備還配有一個重量傳感器,用於檢測精確的烹飪溫度和所需時間。

另一方面,XL Netherlands B.V.則以舒肥烹飪法作為發明全新烹飪食物方法的靈感。來自IXL的電子鍋使用“電打孔和脈衝歐姆加熱”,本質上是短時間的高壓突發能量,以低熱量、高精度、如微波般高速的無水舒肥烹飪機器來烹飪食物。IXL將此稱為脈衝電場(PEF)科技。

該設備目前正在用於各種食品研究應用; IXL公司表示,這種烹飪方法比傳統的加熱方法能更好地保留食品的“營養價值和原味、顏色、結構和味道”。隨著進一步的研究,電子鍋的PEF概念可能成為微波爐的替代品...除非3D食品列印能完全消除 家庭烹飪所需的“烹飪食材”。

為您量身訂製的即時食品

和機器人烹飪一樣,3D食品列印已經進入商業廚房。例如:已有超市和麵包店正使用新創公司Print2Taste的Bocusini設備來列印訂製的蛋糕、餅乾和糖果。麵包師傅可以在機器中裝載可補充的設備兼容原料包,裝滿糖衣或麵糊等,並設置規格來製作特製的甜點,比如類似新娘和新郎的蛋糕禮帽。

BeeHex的廚師3D列印機則已經在遊樂園、體育賽事場地、大型餐廳,甚至政府/軍事食品服務中找到列印披薩的市場。藉由製作粉狀比薩成分並使其脫水,他們的列印機甚至能在太空中製作披薩。BeeHex指出,3D食品列印的真正價值在於量身訂製。

隨著人們的飲食限制增加,食品個性化的趨勢已經引起人們的關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示,某些食物會以非常不同的方式影響人們:一道菜可能會導致一個人葡萄糖水平上升,而另一個則會使他們保持不變,卡路里攝取量甚至可能取決於個人的基因組成。

考慮到這一點,你已經可以從Habit中獲得訂製的送餐服務,可根據家庭DNA測試結果來製作個性化的飲食。3D食品家庭列印將讓我們更能控制選擇吃什麼和包含在其中的元素為何。

BeeHex不是唯一一家開發3D食品列印技術的公司。由Natural Machines所開發的Foodini幾乎可讓用戶用新鮮的食材列印出任何食物,而不是用預先填充的食材包裝,只要能夠將所裝食物的材料加以淨化即可。使用者只需將配料放入膠囊,然後選擇盤子的設計。高水準的精確度使得Foodini只需按下一個按鈕即可製作具有多個組件的食物,例如充滿起司的義大利餃。

然而它的功能可能有限:在原型機中,Foodini只能使用預先加工的食物進行加工,且雖可以加熱食材,但無法一直熱到熟;該公司表示正在研製一種能夠烹飪和“生產三道菜”的設備。

 3D列印機可以很容易地用不同形狀、濃度和質地的製作訂製餐食。


就像有趣的形狀可以讓健康的水果和蔬菜更受孩子喜愛,將食物3D列印成更加美味的形狀,更能吸引癡呆患者。歐洲的一些養老院已經在用所謂的“平滑食品(smoothfood)”來做這件事了。

家裡的3D列印機同樣可以根據家人的健康問題或飲食限制來製作餐食。在更多的未來應用中,3D列印機甚至可以基於新的食物和成分的營養需求或偏好的製做出專業飲食 – 從缺鐵到素食,再到無麩質飲食。

 

廚房不會過時

即使烹飪一直處於整個歷史的技術採用的前沿,家庭廚房仍然是醞釀傳統的重要孵化器和器皿。無論是傳遞家庭食譜,還是將廚房電器作為結婚禮物,我們都不會放棄對烹飪文化的集體欣賞。

正如微波爐曾經看起來很外國和工業一樣,但卻很快成為主流,並促成另一個文化轉型,但廚房仍然是家庭生活的中心。

雖然機器人廚師和3D列印食品聽起來可能是反烏托邦,但其中一些發明可能會變得司空見慣。最終,我們將會接納由這些新發明所創造出的新傳統和行為,就像我們用微波爐一樣。但這些行為可能仍會讓烹飪維持在我們生活的核心地位 - 無論是以新技術為主或是其他形式。

參考來源:CB Insights(周佳寧摘譯整理)

網址:From 3D-Printed Meals To Electrocuting Your Food, These Startups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Coo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