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自駕車掀起的投資浪潮

點閱次數2:829

CB Insights近期發佈汽車科技的2017年度投資概況。對於汽車科技,CB Insights定義為運用軟體來提高行車的安全性、便利性以及效率性,特別是輔助和自動駕駛、駕駛安全工具、車輛的無線數據傳輸與行車資料、車隊管理、車聯網以及汽車網路安全等領域(分析對象不包含汽車製造商以及停車與自行車共享等泛行動解決方案類型之公司)。以下針對此份分析報告進行重點整理。

重點一:年度投資趨勢大爆發


據CB Insights統計2017年初至11月14日,已披露之汽車科技相關投資件數額已累計逾40億美元,高於2016年的15億美元將近3倍。創投與策略性投資人湧向燃料領域企業,在電動車與自動駕駛技術等資本匱乏的領域進行注資。

資料來源:CB Insight。

季度投資數據顯示,2016年與2017年第二季,交易額皆創下新高,2017年第三季汽車科技新創獲投創下了50筆交易記錄,達到歷史新高,預期第四季將達到更高的水準。2017年第一季投資金額突破10億美元大關,加上第三季,一年之中已有兩次突破10億美元的投資紀錄,為自汽車科技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助力。


資料來源:CB Insight。

重點二:自動駕駛科技領域投資熱

自動駕駛技術領域是帶動整體汽車科技投資飆漲的主力,2016年和2017年年初,無論是從件數或是交易金額來觀察,從事準自動駕駛和自動駕駛技術的公司,投資交易活動皆相當活耀,相對其他類型汽車科技(如:傳感器、電腦視覺、3D地圖等領域之投資)。然而,金額最高的幾個交易案,其實是發生在跨自動駕駛領域的公司上,例如Nauto(自駕車資料蒐集,B輪獲投金額1.59億美元)、LeddarTech(固態LiDAR傳感器,C輪獲投金額1.05億美元)、Peloton Technology(卡車車隊管理,C輪獲投金額,6,000萬美元)。

自動駕駛技術其實是資本密集度相當高的領域,例如神秘低調的新創企業Zoox(也是唯一一家在加州拿到無人駕駛車上路執照的新創公司)正與軟銀進行一項高達10億美元的投資案;這些資本密集型的企業需要創投的大量資金方能成長。在自動駕駛科技大爆發前,資本聚焦於車聯網以及車隊管理新創公司上,後者曾出現一波退出潮,例如:曾以48.3億美元收購雅虎的電信巨頭Verizon就收購了FleetMatics以及Telogis。

 


資料來源:CB Insight。

重點三:投資者生態系成熟


以投資階段來觀察,種子輪的投資比重有逐漸降低的趨勢,從2012年開始種子輪投資一度到達52%,到2017年種子輪卻降至31%(預期整體2017年種子輪投資水準約與2016年相當);上述顯示汽車科技已逐漸成熟,過去處於種子輪的企業已逐漸茁壯,需要中或晚期的資金挹注。

資料來源:CB Insight。


資料來源:CB Insight。

自動駕駛生態系業者宣稱有76%的投資,金額將近40億美元都落於汽車科技的新創企業。有鑑於2012年以來,獨立投資者不斷增加,CVC、以及機構型投資者也加碼關注,加上OEM供應商、半導體業者、航太部門的積極參與,自動駕駛的掏金熱看來還會持續著! 

參考來源:CB Insights (徐慶柏摘譯整理)

網址:Autonomy Is Driving A Surge Of Auto Tech Inves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