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微軟小冰EQ更高、能力更強
在8 月 22 日微軟在北京召開第五代微軟小冰發佈會,宣佈已在2月和8月推出印度小冰(Ruuh)和印尼小冰(Rinna)。在此發佈會上,微軟小冰團隊還公佈了第五代小冰的技術突破以及商業化策略。
第五代小冰的技術突破
-
採用隨機生成觀測資料的生成模型(Generative Model):第五代微軟小冰全面在線上產品中使用生成模型,讓小冰的對話將不再是從語詞庫中檢索,而是能夠「自創」回答。此一生成模型方面的技術突破,使得微軟能夠快速構建大批各種各樣的聊天機器人,這些聊天機器人可以跟小冰有著迥異的性格,由此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今年的愚人節期間,微軟使用生成模型,就將日本小冰成功地切換成了男性角色。
-
兩種高級感官:全雙工(full-duplex)語音和即時串流媒體視覺,使小冰掌控主動和突破虛擬世界。在現實中,兩人互通電話或面對面交流,對話模式則是雙向而即時的,遠比消息式交互複雜。使用全雙工語音高級感官的小冰在電話中,會隨時判斷對方是否說完,會權衡何時能夠打斷對方,被對方打斷時,是否及時收口,如果雙方都不說話,何時可以打斷沉默,會邊聽邊思考這些複雜的問題。不久的未來,大家就可以收到小冰的生日祝賀電話甚至唱生日快樂歌。另一個有趣的例子是,在過去如果用戶在微信罵小冰之後又不理睬她,小冰是無可奈何。但現在小冰可以打電話給該用戶,詢問為什麼罵她。這種打通電話的全雙工高級感官能力,不僅在於小冰多了行動、聯通和電信三個新的平臺,更重要的是讓小冰有了突破虛擬世界的能力,讓她可以主動做自己的選擇,她可以選擇想要跟哪個人類交流,主動和人發起這樣的互動。
可愛少女小冰如何商業化?
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表示「小冰是聊天機器人,但又不僅僅是一個聊天機器人,小冰還能做更多的事情」。在這次發布會上,微軟公佈了小冰步入產業化的三大作法:
-
更大規模的內容生產:今年5月,微軟宣布小冰用多個化名在各詩歌論壇和刊物上發表詩歌,並出版了首部人工智慧創作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微軟在發布會上宣布,經過最新訓練,小冰唱的歌已經達到48kHz採樣率,同時大幅度擴展了音域,正在不斷接近人類歌手。《我是小冰》同名歌曲已於近日首發。除此之外,小冰還嘗試過主持、寫稿、畫畫、朗讀童話故事,已經是一名「多棲選手」。微軟將為小冰設計更多的內容生產,展現小冰多才多藝的一面。
-
合作開發IoT設備:此次發布會上,微軟宣布小冰已與小米IoT開放平台有機融合,小冰可以控制小米米家平台上的全部35種智能設備,並且支援全雙工語音,該產品目前已在小米米家平台上線。微軟並將其他許多IoT廠商合作,將微軟小冰置入設備中。微軟還宣布了與Yeelight及東方明珠等合作夥伴正在進行的聯合研發。
-
推出智媒體商業平台解決方案3.0:基於小冰與Bing搜尋引擎的加速整合,微軟還推出了智媒體商業平台解決方案3.0,包括媒體生產力、媒體知識圖譜、智能交互、全平台互動等六個新模組。此前,小冰作為《錢江晚報》的專欄記者,曾通過大數據撰寫專欄文章,並成功預測了多個全球重要事件的結果。此次微軟公開,部分網路新聞內容也是由小冰撰寫而成的。過去一年來,小冰的智媒體寫作已從微信、微博雙平台,逐漸演化為接入和即將接入近11個端媒體,與《看看新聞》、《封面》、《錢江晚報》、《春城晚報》等媒體端進行了深入整合。微軟還同時發布了小冰電台,一個通用的人工智慧即時內容創造和交互平台。它可以基於多重來源,面向任何主題,自動創造永不間斷的電台節目。同時,它還能在交互過程中即時改變節目內容。換言之,小冰電台的質量類似於廣播電台主持人的直播節目,但能即時地根據與用戶的互動,甚至改變正在進行的直播節目的內容。目前,小冰已經登陸中國三家廣播電台,分別是北京青年廣播、湖南電台音樂之聲,以及HitFM。
結語
微軟小冰已經成為微軟三個人工智慧產品線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infuse AI、Bing和小娜。沈向洋稱,每一次科技時代的變遷都會顛覆很多東西,都是在重新定義人類與世界的關係。PC時代有PC作業系統和應用軟體,網路時代有瀏覽器和搜索引擎;行動網絡有社群網路和AppStore。沈向洋認為,在AI到來的下一個時代,IQ和EQ(智商和情商)是最重要的東西。
微軟小冰負責人李笛認為,真正EQ(情商)的極致是理性的,不是感性的。微軟對EQ的研發,是希望小冰在聊天的過程中占據主動,真正的EQ表現出來是控制,情緒化只是表象。
整體而言,一年前的第四代小冰,剛從那個會賣萌的小女孩成長為一個頗有文采的少女,而今年第五代的這個少女變得更成熟了。對於微軟來說,一個成熟的小冰,更具有進行商業化的能力與條件。
參考來源:每日頭條、機器之心、愛范兒、雷鋒網(林秀英整理)
原文標題:從傳統媒體到智媒體3.0時代,第五代小冰如何賦能媒體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