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017年上半年全球IPO從市場不確定性中走出 台灣則以生技醫療業籌資最多

點閱次數2:880

安永 (EY)在2017年6月29日《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IPO市場調研報告》(Global IPO Trends: Q2 2017),由於主要已開發國家的經濟基本面日趨好轉,許多牛市創下歷史新高,為 IPO活躍度提供了支持。2017年上半年 IPO 募資金額834億美元和772件數較去年同期成長90%和70%,也是自2007年上半年以來,近十年全球IPO數量最為活躍的上半年,為2017年塑立良好的開局起步,預期2017年IPO市場的數量和募資金額將雙雙超越2016年。

各地區IPO均成長 以亞洲地區主導全球 IPO

在IPO數量和募資金額方面,亞太地區引領整個全球IPO市場,在全球IPO 數量和募資金額中分別占到61%(468項)和44% (370億美元),為該地區自2002年以來IPO最為活躍的上半年。美洲地區在美國的帶動下, IPO件數99項,占全球13%,總籌集金額258億美元,占全球IPO金額的31%。美國自身的IPO也非常活躍,募資金額劇增216%。至於歐洲、中東、印度及非洲地區 (EMEIA) 占全球IPO的26%,因存在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成長幅度相較前二個地區小,其中IPO數量和募資金額分別成長22%(205項)和9%(205億美元)。

亞太地區IPO活躍度趨緩

儘管亞太地區在2017年第二季 IPO 活躍度較第一季弱,但亞太地區是全球領先的 IPO 活躍度中心,此一地位在2017年下半年仍不會被撼動。各地區以大中華地區的證交所在2017年上半年最為繁忙,進行了317項IPO,其次是澳洲(和紐西蘭)(45項),東南亞(48項)、日本(38項)和南韓(20項)。該地區在2017年上半年進行了全球3項最大規模 IPO 中的2項,並且10項 IPO 交易規模超過5億美元。

美洲IPO市場前景樂觀

美國2017年上半年IPO的數量和募資金額,雙雙超越上年同期。美國2017年上半年進行了總計80項 IPO,籌集資金220億美元,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82%和216%。就美洲整體而言,2017年上半年IPO平均交易規模成長78%,從上年同期的6,580萬美元成長至1.171億美元。

2017年上半年前20項 IPO 交易中的8項在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國的證交所進行。從募資金額而言,紐約證交所 (NYSE) 位於全球證交所榜首,在此進行了今年前10項全球 IPO 交易中的3項,其中包括2017年最大、首家美國科技公司的上市。納斯達克 (NASDAQ) 在全球 IPO 募資金額最大證交所中排名第八(31億美元)。

展望2017年下半年 美國IPO市場前景,越來越多的新上市公司進入了備案程序並且上市首日業績表現穩定。

歐洲、中東、印度及非洲地區 IPO 保持穩定,印度發展強勁

在2017年第二季歐洲IPO交易募資金額較去年顯著成長216%,使得歐洲、中東、印度及非洲地區在全球IPO交易數量占比上升到26%。該地區IPO市場在2017年上半年籌集資金205億美元,較去年略增9%。由於IPO總數量為205項,該地區仍是僅次於亞太地區的第二大活躍的IPO市場。該地區2017年上半年 IPO交易數量較去年成長22%。

印度和北歐是該地區最為活躍的IPO市場,印度在2017年上半年表現尤為強勁,57項IPO籌集資金23億美元。2017年上半年,按交易數量計算,納斯達克OMX集團創業板市場First North是歐洲IPO交易最為活躍的IPO市場,44項IPO籌集資金22億美元,這是過去15年中上半年IPO活躍度最高水平。

儘管2017年上半年存在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但歐洲、中東、印度及非洲地區 IPO 活躍度卻在成長,成為全球第二大活躍的IPO市場。以2017年上半年該地區在寬鬆貨幣政策支持下,許多國家前景好轉,股價指數大漲並且波動性較低,將有利於IPO。

台灣地區上半年共有20家  IPO以生技醫療業籌資最多

在安永《2017年上半年大中華區首次公開發行(IPO)報告》,統計至6月23日,台灣共計有20家公司上市/櫃,募資金額為新台幣70.13億元,上市/櫃件數以科技業最多,生技醫療業籌資額逾新台幣30億元最高。

台灣2017年上半年有8家上市,籌資額新台幣28.69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市家數持平,籌資額減少17.84億元,減幅38.3%。8家中有3家為KY股公司,籌資額11.62億元。上半年上市市場以本土企業籌資近6成較多,其中「申豐」籌資7.23億元最高。上櫃則有12家,籌資額新台幣41.44億元,較上年同期比減少7家,籌資額減少13.6%。上櫃籌資額以生技醫療產業占大宗,「生華科」籌資14.24億元,占總籌資額34%,籌資額第二的「亞獅康-KY」,籌資額也有9.96億元,兩家公司占上櫃籌資額將近6成。

Ÿ   上半年IPO亮點產業:生技醫療

台灣上半年IPO產業件數以科技業最多,生技醫療業居次;不過生技醫療業則是籌資總額最高,達30.81億元,遙遙領先科技業的14.61億元。生技醫療業上市/櫃超額認購也很可觀,「福永生技」超額認購756倍、「保瑞藥業」則超額認購496倍。

此外,今年上半年登錄興櫃公司數也以生技醫療業(28%)比例最高,與科技業(22%)兩者合計恰好占整體比例一半。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表示,2017年上半年在台上市/櫃籌資的主要產業為「科技業」與「生技醫療業」,兩者產業發展具前景,在科技業利多方面,智慧機械將是推動產業轉型的關鍵,智慧機械結合物聯網、大數據、機器人等智慧技術,建置智慧生產線及解決方案,以帶動技術服務業的發展。另外,經營平台的新創事業持續獲得市場募資,「平台經濟」逐漸成為重要的商業模式,值得觀察。另外,生技醫療產業則為政府扶植重點產業之一,面臨全球高齡化、新興市場對醫療基礎建設的需求,將進一步帶動醫療器材、生技製藥、智慧醫療、健康福祉等相關領域發展。

Ÿ   展望全年50到60件企業掛牌  A股加速IPO 將衝擊台資本市場

展望台灣IPO下半年,安永預期全球經濟持續成長,外資持續買超台股,以及在金融政策持續開放下,市場可望有更多資金挹注,預期2017全年仍可維持約50到60件企業掛牌上市/櫃,上市公司掛牌數約20到25件;上櫃公司約30到35件,申請上市/櫃產業以「生技醫療業」占多數,仍是市場資金追逐的熱門標的,「工業」、「科技業」也有多家申請。不過,觀察今年上半年缺乏大型IPO公司籌資,中國大陸台商回台的掛牌熱度減低,可能是未來影響企業上市/櫃掛牌數的隱憂。

由於中國大陸A股加速上市審查,加上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可能會降低台商回台IPO的意願,而轉向在中國大陸申請A股上市;過往KY公司中國大陸台商較佔多數,但觀察2017年新掛牌的4家KY股公司,只有1家是中國大陸台商。台資企業看重中國大陸股市較高的本益比,及在中國大陸IPO對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因此台灣資本市場將受影響。

參考來源:EY、美通社

原文標題:

2017年上半年全球IPO從市場不確定性中走出

安永《2017年上半年首次公開發行報告》
台灣生技醫療業竄頭 大中華區量價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