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搶搭AI熱潮 新加坡政府5年砸1.1億美金打造「AI.SG」計畫 促進AI及資料科學發展

點閱次數2:896

人工智慧風潮(AI)席捲全球,各國政府紛紛砸重金投入此一領域。新加坡政府為促進新加坡人工智慧能力(AI),將在未來5年內由新加坡國家研究基金會(NRF)投資1.5億新加坡幣(約1.06億美元),全力推動AI.SG計畫。

計畫目的

此一計畫有三大宗旨,第一為解決社會與產業面對的問題,如交通、人口老化,希望藉由人工智慧解決新加坡社會及產業面臨的技術挑戰;第二為投資發展人工智慧以跟上科學創新潮流;最後則是促進企業人工智慧創新與應用,利用人工智慧提高生產力、創造新產品,並促使人工智慧技術的商業化。

計畫團隊

這項為期5年的AI.SG,是新加坡跨政府單位及民間機構,包括一些AI新創公司等協力發展AI產品的一項計畫,目標是深化新加坡整體AI實力。AI.SG計畫集結了6個新加坡公家單位,包括新加坡國家研究基金會(NRF)、智慧國及數位政府署(Smart Nation and Digital Government Office)、新加坡經濟發展委員會(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新加坡資訊通訓發展管理局(Infocomm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新加坡創新機構(SGInnovate)以及整合醫療資訊系統機構(Integrated Health Information Systems)。

計畫主持人

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校長何德華是AI.SG計畫的領導者,現年55歲的何德華教授是新加坡政府力推人工智慧(AI) 及資料科學技術的AI.SG計畫執行主席,不僅是一名資料科學家,也是一名行為科學家。他將AI.SG及新加坡資料科學聯盟視為新加坡國家發展計畫「智慧國度」的渦輪增壓引擎。

何德華也領導另一個新成立的重要組織新加坡資料科學聯盟(Singapore Data Science Consortium),該聯盟會將數個高等研究機構及公司在資料科學方面做橫向聯繫,以解決即時性挑戰。新加坡資料科學聯盟集合眾多學術機構成立,包括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南洋理工大學(NTU)、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以及新加坡管理大學(SMU)等,將訓練新加坡當地深度資料科學能力人才。

計畫焦點

AI.SG著重於解決新加坡在金融、城市管理解決方案及醫療保健方面面臨的及大挑戰,讓新加坡的AI創新能力與公司不斷成長。

何德華表示,AI及資料科學已是新加坡政府當今應發展的關鍵前瞻技術,對這兩個領域的投資也會促進新加坡人未來的經濟發展機會。具體計畫內容像是AI.SG將會設計一個平台,透過監控及調度交通,降低10%的通勤時間。此並無法靠單一領域的專家完成,而是需透過各界人才協力,而新加坡資料科學聯盟的人才池剛好可以提供這方面的需求。

何德華表示未來會有更多的計畫繞著「智慧國度」進行,例如因應高齡人口來臨而設立的智慧平台,病患可用於監控及管理醫療條件或對抗糖尿病,以及個人數位金融顧問等。不過何德華也提及,雖然政府推出這麼多便捷化的平台,不過人民不一定會馬上接納,例如,糖尿病患是否能將自己交給能促進他們健康狀況的技術?因此雖技術跑在前頭,但人們的接納速度與程度仍是最大的問題。

IHiS的執行長Bruce Liang也身兼AI.SG在醫療保健及福利等方面的領導者,他表示,如何正確的採用演算法以解決醫療方面的問題也是一大挑戰之一,這需要人們整個思想上的結構性轉變。

台灣科技部推人工智慧計畫

與此同時,台灣也積極搶搭人工智慧浪潮。科技部宣布將在4年內(2017至2020)投入新台幣20億元,打造「智慧機器人創新自造基地」。預估在上述計畫執行完成後,可望成立50家新創公司,培育4,000名相關領域人才,並自造出關鍵技術或產品30組以上,帶動台灣智慧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

科技部進一步指出,AI人工智慧平台的建構,已被納入行政院「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數位建設」之中,而「智慧機器人創新自造基地」,將以培育人才與創新實踐,作為主要營運目標,透過舉辦課程、競賽、研討會與論壇等活動,培養符合產業需求的人才,促進機器人產業升級轉型。

另一方面,科技部也與民間團體攜手,共同推動「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科技部長陳良基認為,台灣需與世界科技發展脈動同步,及早推動人工智慧科技。為此,科技部已規劃人工智慧專案研究,並建置創新的雲端研究環境,透過推動前瞻技術研發吸引各界投入AI領域,培育我國人工智慧的人才。

 

參考來源:工商時報、DIGITIMES、LimitlessIQ(台經院林秀英整理)

原文標題:

新加坡發布AI.SG計畫 砸1億美元促進AI及資料科學發展

新加坡發展AI 5年砸1.1億美元

影/搶搭AI熱潮 新加坡政府5年砸1.1億美金打造「AI.SG」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