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出手規範共享單車
共享單車出現以來,雖然總體發展是好的,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企業亂投放、承租人亂停放、押金未監管、集中停放區車位不足、車輛被侵佔、破壞等。其中,亂停亂放問題尤為明顯,需要政府、企業、社會及承租人統一認識,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共享單車規範發展和管理,共同維護良好的城市環境和交通秩序。北京政府為改善共享單車交通秩序以及市容環境,向社會徵求意見,擬出共享單車指導意見,重要內容如下:
准入機制和退出機制:為建立良好的市場秩序,《指導意見》對共享單車企業進入和退出運營分別進行了規定。准入機制包括:企業應符合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在本市工商註冊,並向註冊和投放區主管部門報備;企業投放車輛應符合國家、行業標準並安裝衛星定位裝置;配備與車輛投放規模相匹配的管理人員,具備線上線下服務能力;企業加強信息平台建設,與交通主管部門監管平台對接;在本市開立企業資金專用賬戶;依法規經營,接受相關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退出機制包括:企業退出運營前向社會公示,退還承租人押金,完成所有投放車輛回收等工作;不履行企業管理主體責任和行業自律要求,按相關部門要求退出。
暫不發展共享電單車:共享單車具有多人次使用、露天停放的特徵,電動單車用於共享,主要問題是安全隱患大。騎行電動單車與普通單車相比,車身重、速度快,且需要一定騎行經驗,發生交通事故后,電動單車駕駛人往往受到更大傷害。同時,充電過程和露天停放對電池的安全也有很大的影響。綜合考慮騎行安全和停放秩序、道路通行條件、充換電配套設施安全等因素和公共服務等特性,本市暫不發展使用電動單車作為共享單車。
企業投放共享單車應滿足安全騎行要求,保障車輛技術狀態良好:配備專業運行維護團隊,做好車輛調度,保持車身整潔,維護停放秩序;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保障系統正常運行;公示計費標準,實行明碼標價;建立健全騎行保險理賠機制,鼓勵企業為承租人購買人身意外傷害險和第三者責任保險,承租人發生保險理賠時,企業應積極協助辦理;公布投訴服務電話,建立投訴服務制度,及時處理各類投訴。
落實總量控制:共享單車的發展規模要與市民短途出行需求、城市空間承受能力和道路資源與停放設施承載能力相匹配。共享單車不能無序投放,要科學把握總量和投放節奏,防止盲目擴張,同時擬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區級政府編製轄區發展和停放規劃,設定轄區最大投放數量,運營企業須向區主管部門報備並簽訂共享單車管理承諾書,根據各區發展規劃制定車輛投放計劃,進行合理投放。市級主管部門統籌各區情況進行業務指導。
停放規則與一般單車一致:共享單車與普通單車停放規則是一致的。針對共享單車數量爆髮式增長、現有單車停放區不足的問題,下一步,各區主管部門將根據非機動車停放管理規劃和共享單車停車區設置技術導則,加快單車停放區設置工作;在一些交通樞紐、公交場站、軌道交通車站、大型商業區、辦公區、醫院、旅遊景區、居住區、企事業單位等公共場所,視情優化停放區設置;在新建公交場站、軌道交通車站、商業區、居住區等周邊規劃預留較為充足的單車停放區。
通過技術手段加強管理:企業運用電子地圖等手段,在手機APP中標註可停放區和禁停區,引導承租人將單車還至可停放區;完善承租人信用評價制度,制定安全騎行規範、停放守則、文明用車獎懲辦法,對多次經核實確認的違規違約承租人列入企業黑名單,共同限制其使用。市交通主管部門將建設統一的監管平台並實現信息共享,開展大數據分析,為科學確定總量規模、合理設置單車停放區等提供依據。
摩拜、ofo、小藍亦紛紛針對指導內容做出回應。Ofo表示積極配合,已與北斗導航達成合作研製定位系統,藉助該系統,ofo會進一步優化其電子圍欄定位技術,利用定位和大數據技術智能劃定虛擬的規範停放區域,實現車輛更精細化的運營管理,規範用戶停放行為,並可向政府提報禁停區及推薦停放區的規劃方案。摩拜單車在回應中表示,完全贊同《指導意見》中有關共享單車「企業投放車輛應符合國家、行業標準並安裝衛星定位裝置」、「及時退出不符合質量標準的車輛」的規定;並呼籲相關政府部門強制要求行業內所有企業立即召回、全部銷毀不具備衛星定位功能的共享單車,保障用戶騎行安全,尤其保障12歲以下兒童安全。小藍單車表示,支持交通委及市政府決定,首先肯定了共享單車的發展,明確了發展方向。其次,《意見》當中的大多數條款小藍單車已經完全達標,其它部分會儘快與主管單位市交委協商進行下一步工作。
進入共享單車市場不到兩年,摩拜和ofo就成長為獨角獸公司,迄今兩家的融資額合計超過10億美元。但這並不意味着共享單車市場已被兩者壟斷,這是一個地域性很強的市場,在資本推動下,進入者眾多。大街上的共享單車除了顏色不同,看上去大同小異,其實各企業的經營風格大相徑庭。ofo在做實平台,摩拜在優化產品體驗,後來者尋找各自的細分市場,其中迎合政府需求是後來者們最為看重的。除了ofo和摩拜,這個市場還有很多別的玩家,有單價超低的小鳴單車、最先接入芝麻信用的永安行、小米旗下的小白單車、背靠強大供應商永久的優拜單車、甚至還有電動共享單車。後來者的量還沒有起來,他們錯過了最好的搶佔市場的時機。但後來者很快找到了新的行業痛點:亂停亂放引發政府不滿;此外,二三四線城市市場仍有空缺。然而不管是報廢年限、人車比、GPS智能鎖、或者是電子圍欄,這些都會對共享單車企業的生產運營成本產生影響,但其中政府對於單車投放的總量管控仍然會是影響大盤的決定性因素。於此同時,一線城市的單車投放量已顯過剩,路權問題、潛在安全隱患也已然引發監管部門關注。共享單車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白熱化,但政府的監管政策或將最終左右戰局。
參考來源 : 香港矽谷(楊孟芯綜整)
原文標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