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中國電商物流飛躍成長,後續成長力道仰賴生鮮電商發展

點閱次數2:662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最近公布《2016年電商物流運行報告》,大陸整個電商物流產業在2016年依然保持飛躍成長的走勢,而農村電商有近2倍的成長。未來最被看好的業務發展是低溫冷藏冷凍物流,成長空間很大。根據報告,大陸2016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6.1兆元人民幣,年增19.8%。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2.6%,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 吃、穿和用類商品分別成長28.5%、18.1%和28.8%。

從經濟基本面展望2017年,雖然經濟復甦正處於新舊成長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全球反全球化思潮和貿易保護主義不斷抬頭,但跨境電商物流卻成長潛力巨大。隨“一帶一路”、“走出去”等中國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貿易便利化、海關、電子商務以及投融資合作等日益頻繁,“全球買、全球賣”為中國電商物流國際化帶來巨大發展機遇。

對於2017的發展重點,,2016年全國冷鏈物流市場需求年增率將成長22.3%,全中國冷庫總量預計達到4,015萬噸,同比增長8.2%。但中國人均冷庫面積分別只有荷蘭的7.3%,德國的43.3%,法國的54.1%,因此,在生鮮電商市場快速增長下,電商冷鏈物流的發展空間巨大。

然而中國生鮮電商是否真能成功帶動電商冷鏈物流發展?近幾年,生鮮電商平台在中國如雨後春筍般成立,然盈利者卻寥寥無幾,根據中國農業生鮮電商發展論壇2016年資料顯示,中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企業中,只有1%獲利,4%持平,95%虧損或巨額虧損。其中,物流成本高、用戶黏度差等難題已成為生鮮電商的致命痛點。

然而當前中國冷鏈物流體系尚未不成熟,借助協力廠商物流必然影響用戶體驗,但自建成本太高,同時,也普遍面臨訂單少、複購率低的問題。生鮮產品具有多樣性,標準化程度低,消費者的評價有較強的主觀性,極易無法滿足心理期待而放棄二次購買。用戶很難短期內改變購買生鮮產品的消費習慣。網購生鮮產品的客戶無法形成足夠的訂單,訂單量難以支撐用於平台建置、物流配送等方面的成本投入,必然導致虧損,形成惡性循環。

企業可以拋開“做農產品一定要做生鮮”的固有思維,暫不涉及農產品業務,形成盈利模式後再引入農產品。此外各企業應避免各自為戰,可合作建設公共物流體系,破解物流難題。生鮮電商企業應建立一個公共服務體系,消除買賣雙方資訊不對稱,促進平台、政府和種植戶形成聯盟,實現融合發展。

 

參考來源 : 旺報、微博、新浪財經、36Kr(周佳寧綜合整理)

 

原文標題 :

陸電商物流飛躍成長 農村最猛

2016年電商物流運行分析和2017年展望報告

農村電商物流去年業務增速近兩倍冷鏈物流發展空間巨大

生空電商紛紛“敗走麥城”物流短板用戶粘度成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