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起起伏伏的VR元年,2017該關注甚麼?
從熱鬧開場到歷經寒冬,對VR/AR產業來說,2016不但充滿著對未來的想像與驚喜,更多的是對VR/AR發展道路的不確定與懷疑。年底一連串的造假、裁員、倒閉等負面消息,也為這VR元年蒙上一層陰影。
首先是為神秘的Magic Leap一直無法擺脫外界對其技術的懷疑。12月9日The Information公布一篇Magic Leap 借助特效公司製作宣傳影片的報導,讓這質疑聲浪被徹底放大;其次是目標將傳統Windows桌面帶入VR情境中的EnvelopVR於今年1月倒閉。
一來因為目前Windows VR不見得真的存在市場價值,二來是當發展路徑與微軟一致時,小企業終究難敵巨頭;第三是從事VR影片平台的VRideo於2016年11月倒閉。隨著Google、Facebook、微軟和SONY等巨頭湧入VR影音業務,以及諸多同質性過高的競爭對手環伺,VRideo終因資金壓力退出賽道;第四是智慧安全帽Skully因低估硬體創業難度,燒光了營運資金;第五是內容創作的競爭壓力與營運艱難,曾製作出熱門遊戲「極地戰壕(Far Cry)」系列的Crytek爆出欠薪事件,PlayStation VR的游戲開發商Guerrilla Cambridge亦即將解散;第六是寒冬更加嚴峻的中國VR市場,AR眼鏡開發商奧圖(aotu)與製作VR手機盒子的暴風魔鏡均大規模裁員,專注技術開發且IEEE光環上身的眾景視界也宣告倒閉。
2016年底VR/AR產業光芒黯淡,前景未明,但2017開年的CES大展仍可看度不少廠商仍持續推動著VR/AR發展。除了能夠模擬在不同表面行走感覺的VR鞋子Taclim VR、無需頭顯就能投影AR影像的HoloLamp等新玩意兒之外,主要廠商亦對其各家產品進行VR/AR升級。
首先是手機業者的投入,Mate 9保時捷設計版、美國版 Mate 9 Pro、中興Axon 7、華碩ZenFone AR,以及自家的Google Pixel與Moto Z系列,共有6款手機支持Google Daydream。其次,行動處理器巨頭高通亦發布了支援VR應用優化的驍龍835處理器。
另外,位置追蹤也是一大看點,Intel的Project Alloy、聯想的Windows Holographic、大朋E3、Pico Neo CV、小派、IDEALENS等大小廠商均往用戶追蹤與空間定位技術前進。在內容上,Intel收購了VR體育直播公司Voke,更與西甲聯賽合作,在球場安裝Intel 360度回放技術。
最後是一直企圖打造VR生態系的HTC Vive仍持續養足開發者的胃口,在今年CES上HTC發布Vive追蹤器,讓開發者可透過簡單的連接設置打造具位置追蹤功能的配件,如VR相機、VR手套、VR球棒,甚至VR消防噴水頭。
CES不見太耀眼的黑科技,但這些主要廠商的投入與帶動有機會將VR/AR往普及之路邁進。
參考來源: 新芽、TechNode(范秉航綜合整理)
原文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