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邁入2017,科技創新風往哪吹?

點閱次數2:752

根據Sapphire Ventures的統計,針對科技新創企業,從1995年開始計算,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IPO退出交易案共有144件,其中97件屬於企業型(2B)公司,47件屬於消費型(2C)公司。另外,以併購形式退出,估值達到或者超過10億美元的交易案共有96件,其中65件來自2B企業,僅有31件來自2C企業。就數量上,似乎是2B型的新創企業較受投資者青睞。

進一步觀察退出交易,在退出2B型企業時,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交易所獲得的報酬佔總報酬62%,累積報酬超過8,000億美元;而2C型公司則約77%,累積報酬不到6,000億美元。換言之,2B型企業的投資報酬較高且成功退出機會較大,而2C型企業的投資報酬主要依靠少數鶴立雞群的科技新創公司。

而五花八門的科技創新領域正帶動著過去這幾年的投資風向,回顧2016年的熱點不外乎聊天機器人、無人車、直播、VR/AR、SaaS與共享經濟。首先根據BotFunded.com的統計,去年超過2億美元的資金湧入聊天機器人的新創企業。其次,2016年通用汽車(GM)、Uber、Tesla、Google均積極布局無人駕駛領域。第三,2016年4月Facebook Live上線、6月YouTube全面開啟直播功能;2016年8月微軟收購直播平台Beam、Periscope,並與NFL合作直播足球比賽。第四,消費級VR設備Oculus Rift、HTC Vive、PlayStation VR相繼出貨,Google亦推出Daydream VR平台與行動VR設備。第五,2016年SaaS大量投資集中在企業服務領域,趨向智慧化與通訊經濟發展,Slack走紅,微軟也推出了企業通信軟件Teams。最後則是共享經濟,滴滴收購Uber中國;ofo共享單車、摩拜單車、小鳴單車與野獸騎行均完成數千萬至上億美元不等的募資。

展望2017年熱點,除了走向客製化的聊天機器人、消費端應用的VR/AR技術、綜合類企業服務SaaS項目之外,備受各界關注的科技領域首重人工智慧(AI)與機器學習,讓機器可通過學習分析行為模式,並以此為根據做出相應預測反應,如Google AlphaGo (Master)。2016年各大型企業已在AI技術投入了數十億美元,估計至2020年,投入資金將高達50.5億美元。Gartner預計2018年將有62%的大公司採用人工智慧技術,並將應用於機器人、無人機、自動駕駛和穿戴裝置等領域。

其次是網絡安全,將AI應用於維護網路安全將是2017年的另一大創業趨勢,開發AI型的安全軟體將更具效率的選擇,如安全分析公司SparkCognition。最後是智慧硬體與穿戴裝置,結合物聯網與AI技術實現數據傳遞,發展「協作型智慧模式」。

 

參考來源: 36氪、新芽(范秉航綜合整理)

原文標題: 

2017年11大趨勢,你的創業是否踩中了風口? 

哪種科技公司更容易成功? 2B類還是2C類? 

什麼是2017科技的新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