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與產經政策】廣東發佈支持中小企業融資22條 9月份正式上線中小企業融資平台
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何曉軍在2019.07.17的「廣東省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的若干政策措施」政策解讀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由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會同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相關部門已經共同研究制定了《廣東省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稱《若干政策措施》)。該文件經十三屆廣東省政府5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已正式印發實施。
廣東此次印發的《若干政策措施》正文共6個部分、22條具體措施,以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為出發點,力圖在破解廣東中小(民營)企業(下稱「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方面探索新路徑,貢獻新方案。重要措施包括:
1. 中小企業融資平台9月份正式上線
何曉軍在發佈會上表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根源在於信息不對稱。而《若干政策措施》對的核心就是要建立廣東中小企業信用評價體系,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信息不對稱難題。他表示,「中國是銀行信用強,大家都知道銀行信用很有價值,但如果把廣東省所有企業的商業信用建立起來的話,對廣東省整體的市場的金融環境會有一個非常大的提升。目前還沒有機構對這些企業信息進行整理和加工,政府就應該發揮這個作用。」
中小企業融資平台所構建的中小企業融資服務體系,是一個開放的金融生態系統,可以將數據、科技、供需雙方,增信、貼息、風險補償,企業的培育、監管、效果評價等所有與中小企業融資相關的要素、流程集中起來,形成一個功能齊全、公平開放、智能化的融資支持平台,這是《若干政策措施》的重要創新之處。
實際上,數字政府已經把廣東1100萬家中小企業的包括市場監管、工商登記、水電氣、稅收、社保、人力資源等信息都集中起來了,廣東正運用金融科技的手段對中小企業進行風險評級和畫像。通過這種風險評級和畫像,廣東可以對中小企業真實的經營狀況進行描述,商業銀行便可以通過這些線上風險評級和畫像與企業進行融資對接。何曉軍說「我們要讓有信用的中小企業能夠得到企業貸款和融資,這個是我們想做的一個特別重要和關鍵的地方」。
2.鼓勵發展供應鏈金融
以《若干政策措施》引導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為例,廣東致力於減輕間接融資對抵押擔保的過度依賴,疏通中小企業融資堵點。
《若干政策措施》結合廣東是製造業大省、外貿大省和創新創業大省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三大抓手」,提高政策施放精準度,分別是:發展供應鏈金融支持先進位造業中小企業;鼓勵貿易融資支持出口外貿型中小企業;推動知識產權融資支持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
3.推動銀行、保險、擔保等機構改進服務
為了推動銀行、保險、擔保等機構改進服務,《若干政策措施》也制定了3條導向性措施,分別是:創新中小企業用款還款方式,解決中小企業的續貸,過橋難題;建立對中小企業「敢貸,願貸,能貸」的長效機制;完善中小企業融資風險分擔機制。
參考來源:新浪新聞(https://bit.ly/2yUNHNv)